我最佩服文天祥800字

我最佩服文天祥

800字 六年级 写人

大家一定知道文天祥吧,就是那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那位,大家也一定很佩服他,欣赏他吧。因为他在元军帐中誓死不降,可见他的赤胆忠心。可我却不欣赏他,因为他不识时务。

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文天祥的赤胆忠心值得我们学习,但文天祥的赤胆忠心却用错了对象。当时南宋已经很腐败了,文天祥的勤王部队都遣散了,南宋已经主动向元军投降,这种朝政,已无需再去辅佐了。文天祥如果降了元军,励精图治,虽然会在历史上有点不好的名声,但也可以开创一个盛世,有何不好?但文天祥非要去做无谓的挣扎。南宋和元军实力悬殊太大了,文天祥这么做只会多上演几幕妻离子别的悲剧,并不能重新光复南宋,这简直是以卵击石,徒劳无益。我想,文天祥恐怕就是怕在历史的史册上留下骂名。相反,那些投降的人,说得难听点是因势利导,说得好听 点,是识时务,顺就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人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他投降后,帮助元朝天子治国,开创盛世,他的历史作用可能不大。一投降,这名气就大了,他本人不但要背上了骂名,就连他的子孙们也抬不起头。但他如果为了百姓,却甘心投降,无视骂名,这是勇气!

再看荆轲,这个在历史上有负盛名也有骂名的人。“他有勇气放弃生命,去剌秦王,却在关键时刻胆怯了。”这是许多人给他的评价。我却想说:“不,他没有胆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想起了天下苍生!”

荆轲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决心去剌秦王,却在关键时图穷匕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想起了天下苍生,想起了七国逐鹿中原,硝烟四起,无一日安宁,只有秦国最为强大,六国无与争锋,可谓萤光之火不可与日月同辉,在赢政的带领下,秦统一中原指日可待。荆轲只要杀了赢政,七国又开始新一轮的轮回,天下黎民百姓又开始了无休止的痛苦。但只要赢政统一了中原,百姓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受战火的折磨。我想,荆轲图穷匕现,环柱而追,却让赢政依柱而骂,正是因为他想到了天下苍生。这是理智!

做人便是这样,勇气要占用心中的惧怕,理智要战胜情感!

走过那一个拐角

650字 初三 叙事

在下雨天踏入弄堂,脚步显得格外清晰。——题记

迷蒙的雨雾之中,看不清前方的路,拐角愈发显得格外的多,斑驳的印记昭示着时间的流逝。弄堂中早已没了儿时的影子,下一个拐角存在着什么,也记不清了。

望着杂草蔓延而上的青石砖,墙角剥落的边角。没了迈过那个拐角的勇气,拐角的后面有什么?是否往昔的存在的记忆,儿时的欢声笑语都随着燕子的离去消失不见了。包子铺中每日还弥漫着腾腾热气么?邻家的大嫂是否还简单用一纸巾帕盘起头发,便开始操劳家计?街角该不会没有小孩追逐打闹,放纸鸢的身影了吧……

以往熟识的人,物。熟悉的温暖,关怀,和每天上学时的招呼声都消失了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悲凉场景不会再次重现于我面前吧。望着明明近在咫尺的拐角,就是没有上前一步的勇气,怕就怕“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当时离开时不就是“只身天涯影,夕阳斜相倚。”

现在走过这个拐角,就像推开新世界的一扇大门,无论前方是黑暗是光明,我都要泰然处之了。

迈开步子,看见了墙那边的一方天地,万幸,一切都在,她们还记得我,容颜一如往昔,嘴中调笑道:“从大城市回来了。”言语中似有羡慕,但眼睛里分毫都没有。宁静生活中的百姓,提起武汉遥远得像是永远不会企及,她们不出门,一生一世难得走出这个小镇,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家业,到老,到死。

没有雄心壮志,也不想去远方看看,眼界开阔与否不重要,心灵的一方净土,便是最佳归宿。

对面楼上倚着的莫不是邻家的阿娇,窗台上想必支着未绣完的嫁衣,枕下还压着那泛黄的书信。有着这样纯粹的天地,离去的人终归是要回来的吧。

纵使枯槁换青碧,日月交替数次,只要人心不变,那方净土便永远是迷途船只的港湾,永远是心灵的栖息地,走过那个拐角,你拥有的会是整个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写人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