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愁700字

乡思愁

700字 初二 散文

雪漫飞纷,胡璇宛,仪姿幽雅,却染白了青山,冻结了流水。俯首前望,白茫茫不见尽头:寒冰刺酒醒,何处是我家?

孤山野岛,袅无人烟,乱了思绪,随着那碎冰花,飘回了故乡。透过闪烁的花帘,隐隐瞅见,微弱的灯光轻轻摇曳,满屋子的昏黄,唯有母亲的脸庞,如两鬓的银丝一般惨白。那粗短的长满了黑疙瘩的手上,在加工一件厚实却又不失精巧华丽的长棉袍,与身上肮脏褴篓的破衣裳显得极其的不协调,只是那粗糙的双手有些微微的颤抖,脸上留下了几丝泪痕,那一针一线的节奏却从未停止。这是一个慈祥母亲对儿子深切的关怀、疼爱,一丝一缕的爱溢满一针一线。这是一个难眠的夜晚,这晚的月亮很圆很圆,皎白无瑕,让人心生怜意,怎舍?可孩儿我明日此时以再不在此,可能在那遥远的边疆流放,一个人独守空屋……这瑟瑟的摇曳声将其惊醒,还未变暖的的春风虽然这并不像冰雪那么寒流直刺人心,却渗透入你的每一滴血液,让你窒息……

虽说是漫长的夜晚,但也只是一眨眼功夫就过了,远处的天空早已泛起了点点红光,打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地渲染开来,一点一点的吞噬着黑暗……

漂泊远方的舟在岸边停放已久,不得不踏上离别的旅途。母亲也是一宿没闭眼了,却还是那么有神,迈着艰难的步履前来送行,眼神里多了几分牵挂、迷离与不舍。望着眼前这瘦弱憔悴身躯啊,还经得起几分离愁?船渐行渐远,眼前的视线有些模糊,只依稀看得那岸边的身影还在停留。菊花酒,碧水映长天泛远舟,饮不尽离愁,岸边柳絮飘飘沾衣袖……

看眼前,来时的菊酒柳絮已成了冰霜雪水,那精巧厚实的衣裳也变得黯淡破旧,唯有那心中的烛光依旧不灭,却越燃越盛。不知吾母如何,寒冷否,康健否?树欲静风止,然彼此孤单;子欲养亲在,却遥隔千里。心中的凄苦啊,向谁诉说?这还未来得及报答的亲情啊,还将等到何时?眼泪染湿了衣裳,提笔写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乡思泪

900字 高一 散文

也是惊蛰刚过的日子,下起了雨。迷迷蒙蒙的聚在天边,模糊了视线。寒冷的夜,顶着难以置信的雨雪回了家。躺在床上,听消融的雪水滴答在铁皮的房檐上,想:多久没有静心听雨了?淡淡的酸在心头漫延开来,渐渐的,便听成了家乡的雨声。

家乡仅是江南的一个小村庄,却包含了她所有的温情。

这时候,应是绵绵细雨,朦胧出一幅诗情画意。刚小学的时候,我还戴过那用竹变成的帽,披着蓑笠往返学校。那是用棕树皮做的吧?现在却找不到了,也许尘封在几方的小阁楼里,也许借助了在他家,也许早就随风飘逝了吧。总之,是没再见了。春雨能连下好几天,高高的房檐上滴落下清澈的雨珠。檐下的瓦缸里积着水,丝丝银线滑进去,漾起圈圈波纹。头顶的天,是蓝的,也泛着点绿。像是有生命般的张扬着。

雨下着。基本不出门,所以就搬了凳子坐在厅门口看雨中的情景。小院中的枇杷树抽了芽,灰绿色的毛绒绒的立着。等雨停了,可以发现芽上有亮莹莹的水珠,透着四周的光景,以及一位小女孩好奇的目光。依稀记得女孩奔跑着,调皮的用竹竿子打落芽上的水珠,然后再跑开,再打落,乐此不疲的笑着,直到水珠不再有落下。那水珠啊,也像是和女孩开玩笑似的,一个个的都跑进了女孩的头发里,衣领里。安静下来后,女孩会舔舔手背上的水珠,褐色的眼中,是惊喜的光芒:甜的!

雨的声音是温柔的,像敲击出的叉音,荡的很远,又很轻。凝聚在青色的瓦缝间、成了小股的雨水,就这么毫无阻碍的下了,落在地上,然后看泥面被勾出一个个的小坑。唔,也许是被着雨润万物的情形迷了心,竟走到雨中,任凭微凉的雨丝触在身上。没有下雨的激烈,有的只是一种温暖的柔情,脸上像是被妈妈轻轻的吻了一般。“斜风细雨不须归。”不知过了多久,奶奶竟拿了一把黑色的油布伞,急匆匆的撑开,手里还有一条淡黄色的毛巾,捂在我的头上,轻柔的搓着,嘴里还说着:“别感冒了,怎么这么傻啊!快回屋

不知怎的,风竟狂了,看四周,一切都开始模糊,看向奶奶,只见得那慈祥的消融渐渐的在眼前消失了……什么温暖,什么女孩,什么都没什么了。唯一的,便是这回旋的雨声。混沌的心,睁开了:原来只是一份久远的回忆。脸上潮湿湿的,流泪了,什么都不必说。突然想到:雨是天空的泪水。其实是“自己”的泪水吧……听着雨声,想念江南的小村落中的家,感觉自己像是融在了这雨声里,随着风飘向南方。泪水不自觉的弥漫开来,流到嘴里,苦涩苦涩的。关了灯,漆黑了一片,远远的,近近的,都是这雨声。

在梦中,我又回到了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又是这个雨季,又是这个人,一切的一切都似曾相识。

雨是天空的泪水,声是天空的悲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