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跳跳跳600字

袋鼠跳跳跳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袋鼠跳跳跳”的游戏真是太好玩了,如果你不相信,就跟着我往下面看吧!

游戏前,老师简单地讲了一下游戏规则:两只脚夹住气球,像袋鼠一样往前跳,一个来回后再传给下一位同学,哪组先传完哪组胜。接着老师把我们分成了A大组和B大组,我被分在了B大组里,我的对手是王鑫宇。

游戏开始了,我们组第一位同学闪亮登场了!可不一会儿,他就心慌意乱了,没跳几步,那顽皮的气球就从他的双脚中“溜”了出去,全班哄堂大笑。而他呢,惊慌失措,慌忙跑去捡地上的气球,没想到对方的选手眼疾手快,在我们组的选手捡气球时,对方第二位同学也已经开始跳了。我们那位同学只好红着脸把气球夹好快速跳完回来传给了我。

当气球夹在我脚中间的时候,我的心紧张得像个兔子一样不停地上蹿下跳,我深吸一口气,向着终点跳去,但我还是有些手忙脚乱,不一会儿连腿脚都不受控制了,根本夹不住气球,球一下子就滑了出去,在教室里无忧无虑地“飞”着。我急了,赶忙把气球捡过来,塞好继续往前跳。而在我往回跳时,也许是太着急,竟然跳到了别人的跑道上去了,惹来同学们一阵大笑,我红着脸快速地跳回去,把球传给了下一位同学。

“加油!加油!”这时,我们组突然传来一阵大叫。知道我们组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兴致勃勃了吗?因为这一位同学跳完后就只剩下最后一位同学了,那位同学原本非常顺利地跳到终点,可是到了返回起点的时候,他的气球像被顽皮的精灵施了魔法一样,刚跳了几步,“轰”的一声,他的气球爆炸了。不用说,我们组输了,不过我并没有遗憾,我想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赢得比赛的。

通过这个有趣的游戏,让我明白了要想取得游戏的胜利,得多多锻炼身体,还得沉着冷静,这样才能跳得又快又稳。

指导老师:祁先利

端午节

1000字 三年级 写景

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说起端午节可能会让你想起一个故事: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