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学后100字

今天放学后

100字 二年级 日记

9月16日,星期二,晴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看到爸爸站在教室门口,我以为只有爸爸一个人来接我,突然,好像有一股浓烟从门缝钻进来,吹到了我身旁,原来是弘弘哥哥跑进来了,让我又高兴又惊讶。看着爸爸背着吉得堡的书包,我才想到今天下午放学后,还要学英语的。

又是那些歌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前奏

歌可以单纯的只是歌而已。但我觉得,歌也可以是生活。

“人间的青草地,需要浇水,内心的花园,就不会枯萎。把最甜最好的滋味,散播到东南西北。”——方大同《每个人都会》

最近突然喜欢上了方大同的歌。那张新出的《橙月》,每一首歌都令我爱不释手——就是那样淡淡的味道,浅浅的歌词,以及随口地哼哼唱唱。

听着听着,我想到了我家的院子,密密麻麻略显杂乱地种植着各色各样的生命。每天都由我的爷爷,慢条斯理却令人疲惫地穿梭其间,浇花,浇花,还是浇花。但每当小区里的邻居们带着可爱的孩子来到这里,兴冲冲地嗅着花香,然后开心地对那池子满当当的鲤鱼夸奖时,爷爷脸上原先的汗水都被笑容洗去。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是我,一碰就碎的太阳。我热切地希望,能在消失之前得到信仰。”——陈绮贞 《太阳》

昨天刚刚读完那本保罗•克艾略的《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里头说到了那些去麦加朝圣的人们。又回想起曾经在西藏碰到的,同样是虔诚地去大昭寺、布达拉宫或者扎什伦布寺朝圣的藏民。那时我坐在飞驰的车里,看着他们趴在滚烫的柏油路上,双手合十祷告的身影从眼前闪过。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这样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年,卖掉所有的家当攒好钱,再辛辛苦苦地,一步一步地到一个庙里?

爸爸说,这是一种信仰。可是,信仰是什么?妈妈说,就像《佐贺的超级阿嬷》中,阿嬷每次在日子不称心时都会在佛像前叨念。接着,又像没事人儿一样开始为邵广做饭。其实,信仰不过是很多人支持自己活下去的一种力量,一种极大地精神支柱。

或许,音乐是我的信仰。

“我在淋过一场大雨之后的晴朗,那是春雨里洗过的太阳。每个冬季带来失落,伤得多深,然后忽然看懂云的形状。”——王力宏《春雨里洗过的太阳》

我不喜欢冬天,那是个沧桑悲戚的季节。就连我要牵起妈妈的手,也都会被无情的静电吓到。看着说话时呵出的水气朦胧了双眼,心里不禁冒出一点悲伤。

于是,我喜欢春天,这个让大伙儿重新拥有活力的季节。特别是当春雨暧昧地搂住睡眼惺忪的太阳时,心情也格外地好——奔跑着的云朵,在碧蓝碧蓝的天上移动地甚快。前些天的语文考试,主题是春天。我不由自主地就在题目上写下了《春雨里洗过的太阳》,然后哼着窗外学校里回荡着的歌,在这密密麻麻的方格纸里,写下了我的春天。

“玫瑰玫瑰枝儿细,玫瑰玫瑰刺儿锐;今朝风雨来摧残,伤了嫩枝和娇蕊。”——王若琳《玫瑰玫瑰我爱你》

这是王若琳翻唱当时百老汇里当红的一首歌。婀娜的风格配上若琳一向优雅的嗓音,堪称绝配。还是前些天的语文课,老师讲评起上星期命题为《懂你》的周记,其中表扬了我们的沄林——她写的“你”,是玫瑰花。把这描述、象征着浪漫与甜蜜的花朵,枝桠上却是荆棘,放在嘴里,与唇相接的味道竟是苦涩。置于滚烫的热水中,添加少许的菊花与蜂蜜。虽然有了甜味,但却失去了玫瑰原本的意义。

转身撇到了我放在电脑边上的仙人掌。想到了我喜欢仙人掌的原因:外表他比任何人坚强,内心他比任何人脆弱,这是一个悲伤地角色,可歌可泣。

“那是织女星,那是牵牛星,只怪地球人有无聊的老传奇。”——方大同《黑洞里》

总是会联想到语文课,想到自己又一篇被老师说是没有条理的作文——《寻找童话的未完待续》,一整篇都是在描述现代人丧失的童心。我写到了香港,写到了我在迪士尼乐园里梦幻般的一整天;我写到了以前读过的每一篇童话,写到了自己以前对童话结尾似完非完的结尾的幻想。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要表达什么。或许正是因为曾经现在抱了这么多幻想,现在才被打击得这么深吧。不是有人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公主被王子拯救后,就什么都没了吗?

所以我要当个作家,把这些被我们遗弃的梦想再拾起来。

总有一天我们都死去,丢掉名字的回忆再没有意义。总有一天我们都忘记,曾为了一个越演越烂的故事伤心。”——苏打绿《这天》

现在谈这个是不是早了些?我郁闷地问自己。死亡这个词很奇妙,我也不是什么医学界专业人士,或者是殡葬业资深专家,谁知道这玩意儿是什么,我也不想尝到这滋味。但是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我们都异口同声地提到了,大家曾经都很认真地去思考过,人死了之后会出现在哪?是西方所说的天堂或者地狱,还是东方所说的阴间,然后投胎?

但我想,到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的交点,我们会遗忘掉曾经,然后重新开始新的故事。比如说,这篇文章,现在固然是被我所创造了,但有一天,终将会被我遗忘。

“寻寻觅觅一个美丽的港湾,希望不再流浪漂荡。”——张震岳《小宇》这是一首简单的歌。这句歌词用最精炼的一个字所形容,就是家。人一生的奋斗,还不就是为了有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得到温暖?当某个地方真正被我们称为家的时候,我们便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虽然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但是再怎么自由,没有了家,这有算得了什么呢?这让我想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里的一个情节。哈利固然在这个“家”里受尽了不快,但是这里始终是他的家,有着一层与他断不开的联系。直到哈利成年,不再把这里成为家的时候,他便失去了母亲赐予他的保护,神秘人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来到这里尽情破坏了。这不是很容易理解么,这是家的力量。

尾声。

歌是永远不缺的,之所以我只写到第七章,是因为我觉得七这个数字很神秘。

还是那句话。或许,音乐就是我的信仰,是我的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二年级
日记
1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