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风情650字

农家风情

650字 初二

我的故乡在农村,在记忆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望无际的田园,有那甘甜、清冽的井水,那里清幽、隽永,到处充满着农家的气息。还有神奇的传说,据说夏履是当年大禹治水经过时丢下的草鞋。

绿油油、金灿灿那是农家稻田的颜色。每年春天,就是播种的季节。这时候,你可以在大片光秃秃的田野上看到农人辛勤的身影。他们的眼神是那么坚定,播撒是那么用心,看着一粒粒谷整齐地躺进翻好的地里,就像看到希望被孕育一般。

在一片整齐的田野边,往往流淌着河。河水潺潺,缓缓地灌溉着岸边的庄稼。一到夏天,就变成了我们的乐园。这儿总有许多人在游泳。看着他们欢快的样子,我也真想跳下去和清凉的河水来个零距离接触。可是我不会游泳,只好顺着河边走,去抓那出来透气的河蚌与粘在青石板下偷懒的螺丝,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奶奶的菜篮子里,带回家,还让奶奶做成汤喝,炒螺丝吃。有时从河边还可以掰一个刚长好的玉米下来,剥去皮,拉去山头伯伯似的胡须,便可以煮了。刚煮好的玉米有一股源于田野的自然风味,每每都会使我馋得直咽口水。

故乡的农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赶路的人渴了,便随便找哪家喝口井水。那井水凉凉的,喝下去爽极了。听大人们说,这故乡的井水还含有许多矿物质呢!我小时候也常常跑去井边乱喝一气。一到晚上,院子里凉风习习,于是大家便都出来乘凉。我们小孩子当然闲不住了,有的数星星,更多的是捉萤火虫。不一会儿,大家就把捉来的萤火虫放进透明的塑料袋里,一闪一闪地好看极了!

故乡随处可见的小河,忙碌的田野,满天的星斗,还有那淳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幅和谐农村图,让我陶醉,让我怀念。

咸淡皆有味

750字 初二

人生就如同一幅泼墨画,有浓墨重彩,也有淡淡的一抹。

小学以及初一,我可是一个出了名的“大忙人”,参加的社团可不下四五个,理科竞赛、健美操、管乐团、英语口语……课间操时便开始了征途,在操场边上的空地上练习健美操,常常引来老师和同学的指指点点。起初憎恶那些同学,后来也渐渐习惯不予理会了,面对老师的谈论也只淡淡一笑了。中午又穿梭大半座教学楼,抱着一摞书到达竞赛室。认识不同的老师,结缘不同的同学,又更多额外作业,让人又爱又憎。作业整理课,我的新任务更新了,提上乐器盒,来到校园另一端的管乐社团,路上有时会遇到认识的同学,对我手上的不明物体感到疑惑和惊奇,“哎,你拿的是什么鬼?”“哈哈,这个是长笛!”我笑笑回答。“长笛?是什么鬼?”对方又更迷惑了。我又笑笑,“是乐器啊,我现在去管乐团了。”“哦哦。”对方终于恍然大悟,我挥手离开,心中暗笑。

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尝到了独物质味道,我在这味道中学会了掌握时间和利用时间。

迈入初三,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也不舍地告别了陪伴自己的健美操社团和管乐团。我的生活和其他人毫无差别是,一起听课,一起做操,晨跑,一起上自休课。也不再有出校比赛的机会,逃避训课的理由。一切平淡无奇。我于是渐渐开始重视学习,开始将从前忽略的环节一步一步做完美。上课时不再偷偷摸摸写家庭作业,而重新准备笔记本,奋笔疾书,作业不再随便应付,而是每一题每一步都探究清楚。

在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当中,我尝到了平凡的味道,而我也在这味道中学会了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真本事。就像大文豪苏轼,初次进京应试引起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注意和佩服,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在京名声大噪,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城。而后来受新党派的迫害,一次次被贬,苏轼却在当地过起了惬意、平淡的生活,为当地人们造福。

咸淡皆有味,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共同组成美味的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