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不纠结,坚持对抗生活1200字

不抱怨不纠结,坚持对抗生活

1200字 初三 散文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最该学习的不是别人的成功,而是她不间歇地都在做哪些不起眼的小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只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她就是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

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页数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一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她是不是得诺贝尔奖我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采。

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风雨无阻,从未断过。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他写出了《当你跑步时,你在想什么》,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方式。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的无能为力。

没有人天生是奇材,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与生活和解,这个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

着名作家卡夫卡当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没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牌。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卡夫卡只是安安份份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看过蔡澜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着小丑,用汽球扎出各式各样动物图型,把每个来吃饭的孩子都逗得很开心,每周来两次各一个小时,一次700元。这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啊,可以增补收入,还能很开心,何乐而不为?蔡澜先生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可想而知了。他有属于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

木心先生说,如果研究一个麻将,坚持研究五年,你都会不一样。试着钻一件事情试试?对抗生活,除了动嘴,找点别的方式吧。

再说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说她父亲看上去特别年轻,为什么?每天饭后散步时带上一把熟花生米,几十年都这样。花生米,这么简单,但你试试每天吃?把枯燥的事重复一千遍试试吧。

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谭元元的芭蕾舞视频,她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时就要看上这么一段,享受整个毛孔被唤醒的感觉,谭元元的名气我不太了解,但我记住了她某次访谈中的一段话:“比如你一个礼拜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

不拿主义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当初鲁迅先生在其文<拿来主义>中对所谓闭关主义大为批判.怒发简直冲冠.当然,有目共睹,先生的出意是好的.在当时,中国一向都是所谓闭关主义,一律排外,仿佛外面来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统统杀掉;连那些外国来的人,也恨不得毙了.别人有好的东西不但不要,还要坚决排拒.这未免过分,也实在是玩过火了.先生当时生气,也大概出于此。

于是,先生大叫我们,拿来吧,拿来。

当然,先生当时叫我们拿来,是完全有道理的.如果不拿来,还一味固步自封,枕着高粱做梦,中国这只睡意朦胧的狮子是不可能会醒来的.狮子睡觉的时候,蚊子也是不怕你的.小日本这只蚊子不是也来欺负你吗?当时国人大为愤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背后对着狮子的,还有德国的枪,英法美的炮.于是,国人不说话了,狮子不敢动了,只能继续躺下做梦,任由刀子宰割.割了,也不痛.偶尔痛一下,也无关大碍.等到梦多了,才偶尔梦到自家也有小枪大炮.可是,闭门是造不出车来的.这点想来国人也应该明白,只是懒得去做.当时先生大呼拿来,并痛骂国人的麻痹和闭关主义,呼吁本意之切,估计也大致如此。

然而今天,却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已经把先生的拿来主义'给误解深了.以为拿来主义,就是拿来.先生不是叫我们拿来吗.好,有什么就尽管去拿,不管好坏黑白,全部给我拿来.于是,外面的东西似乎都是好的啦,而自家口的摆设则显得酸溜不群了.有句话说得好:自家饺子不好吃于是大家齐眼圆睁,紧紧盯住别家的饺子,仿佛要看到里面露出珍珠来,没有珍珠,鼻孔也能嗅出它的香气.等到口水直流,然后大呼:拿来,到底拿不拿来.好,不拿来是吗?不拿来就抢.说到做到.然后大家齐身一跃而上.却不知道,自家甜美的饺子则在一旁发了霉,发了霉怎么办?当然是不要了,不要了怎么办?当然是把它倒掉了,要么,让它碍地方吗?于是,好好的饺子,就这样被倒掉了,活埋了.而一旁长着美利坚面孔和西方高鼻子的饺子,则在一旁幸灾乐祸,拍手称好.国人呢,呆在一边吃着抢来的饺子,口水泛滥一嘴,而且津津乐道。

这下可好,由于拿来主义者以及部分国人的撑腰,那些comefrom欧美的东西在国门口横行霸道,肆无忌惮.而属于自家的那份自信与尊严,则被打入冷角,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想,如果先生还活着的话,敢情他又要写一篇不拿主义了。

这不是一个可以开玩笑的问题。

其实,想想当年家门口的那些枪炮声,相信国人仍然会有一丝心惊胆寒.可如今,枪声没有了,炮声也听不见了,国人胆子也壮了,翘起二郎腿怡然自得了.想想,只不过是外国的东西嘛,牌子不同而已,东西又不烫手,怕啥,都拿来吧.于是,很多国人你前我后,摩肩接踵地一手提着圣诞节,一手抱着西方情人节,还满脑子忽悠着愚人节,乐蹦乐蹦地兴奋起来了.那些姓外的节日在中国待遇够好的了.而那些姓中的节日,可就没那么幸运了.那些所谓传统节日譬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啊,日子倒日益过得冷清了.恐怕不久,咱国人的这所谓传统,怕都要像深宫怨妇那样躲到自家院角里对镜自怜,整日以泪洗面了。

而国人不管。

我依然不断地听见一些人在门口大呼大叫:怕什么啊.咱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怕啥.这话不假.可是往后,往后几百年呢?借用先生的一句话:往后几百年,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对外磕头贺喜,讨一点外来的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怕到时,咱不仅拿不出自家的东西来炫耀,吃的还是别人吃剩下的东西.不知到时,咱的肠胃能不能抵受得住这般消受。

这些,不说也罢。

我想国人都知道,不适合的食物吃进肚子里,肠胃是会出毛病的,弄不好身体是很容易垮掉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不顾一切地拿来.吃一些别人送来的东西之前,我们要想想这东西对咱身体好不好,咱身体吃不吃得消.当然,对身体有好处的,我们还是要敞开双手拿来的好,尽管拿,不要怕.可那些可能对身体有害的,我们还是不碰为妙.即使别人要给,那我们也要伸手出来阻止,说:我不要,然后告诉他们,我身体棒得很呢。

最后,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咱凡事还是慎重的好.该拿的东西咱就拿,不该拿的,咱还是不拿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