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且为空气中的成分,和碱反应说明是CO2,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A和不同量的碱反应生成不同的物质,则A是铝盐,铝盐和过量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少量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

    (3)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A和D反应时,A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则A是变价金属,且A是常见金属,为铁,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

    (4)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且为大气污染物之一,推断D为SO2;B为HSO3-;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若图2符合事实,说明该酸性氧化物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被氧化PH减小;图2中y<7,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则B是亚硫酸氢钠,A是氢氧化钠,C是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因其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

    (1)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且为空气中的成分,和碱反应说明是CO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反应A+D(少量)→C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故答案为:

    ;CO2+2OH-=CO32-+H2O;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且有净水作用,A和不同量的碱反应生成不同的物质,则A是铝盐,A中的金属为铝,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铝盐和过量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少量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反应 A+D→B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或Al3++4OH-=[Al(OH)4]-

    故答案为:第三;ⅢA;Al(OH)3+OH-=AlO2-+2H2O 或Al3++4OH-=[Al(OH)4]-

    (3)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A和D反应时,A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则A是变价金属,且A是常见金属,则A为铁,B是铁盐,C是亚铁盐,D为稀硝酸,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

    故答案为:3Fe2++4H++NO3-=3Fe3++NO↑+2H2O;

    (4)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且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判断D为SO2,B为亚硫酸氢盐,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图2中pH变化判断为酸性增强,pH减小;所以是HSO3-被氧气氧化的结果,反应为2HSO3-+O2=2H++2SO42-;若图2符合事实,说明该氧化物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图2中y<7,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则B是亚硫酸氢钠,A是氢氧化钠,C是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钠离子不水解,亚硫酸氢根离子易水解,亚硫酸氢根离子和水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SO3-)>c(H+)>c(SO32-)>c(OH-),

    故答案为:2HSO3-+O2=2H++2SO42-;c(Na+)>c(HSO3-)>c(H+)>c(SO32-)>c(OH-).

    点评:

    本题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注意元素化合物的特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