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某生物小组选取了红花湖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据图推测,菹草在15℃时出现生长高峰,而其他生物出现生长高峰所需的温度均要高,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颤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影响光合速率的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1)光强度: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即光强度再增加光合速率也不会增加.(2)温度:光合作用是化学反应,其速率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光合作用整套机构却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高则酶的活性减弱或丧失,所以光合作用有一个最适温度.(3)二氧化碳浓度: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加快.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1)棚藻、水绵、菹草均属于真核生物,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为真核生物,有栅藻、水绵和菹草,即A、B、C.

    (2)据图1可知:C.菹草在温度较低时即可进行光合作用,故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C;D.颤藻在温度较高时,净光合速率较大,故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D.

    (3)棚藻浓度过大导致棚藻接受光照不足,故导致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

    (4)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必须测定黑暗条件下的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

    (5)由题意知最适酸碱度范围约在pH8.5-9.5之间,故A处应填9.0.

    (6)如图2中B点时每平方米叶面积每分钟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为(24+6)÷6×60=300μmol.

    故答案为:(1)A、B、C.

    (2)C D.

    (3)棚藻浓度过大导致棚藻接受光照不足.

    (4)CO2

    (5)9.0.

    (6)300μmol.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