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右下图1和图2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若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且放出热量;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

    (1)由图知:20℃时,A的溶解度是80.8g;t1℃时,B和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故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80.8;=;

    (2)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该反应放出热量,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烧杯内会有C析出;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析出晶体(或变浑浊);

    (3)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AB析出晶体,且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无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小于t1℃时B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降温到t1℃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B>C;

    故答案为:A>B>C.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要结合相关问题仔细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