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和漂白剂,被广泛用于医院、宾馆、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回答有关问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①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K=

    c(HClO)•c(O

    H

    )

    c(Cl

    O

    )

    ;根据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分析;

    ②“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质变色,据此分析;

    (2)①根据次氯酸和碳酸的酸性大小比较;

    ②根据次氯酸的稳定性判断;

    (3)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4)先根据题图象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再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由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5)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的体系压强升高,说明体系温度升高,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①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K=

    c(HClO)•c(OH−)

    c(ClO−);升高温度,PH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次氯酸的浓度增大,次氯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所以K增大,

    故答案为:

    c(HClO)•c(OH−)

    c(ClO−);增大;

    ②“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A.“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干燥的pH试纸褪色,故A错误;

    B.“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褪色,故B错误;

    C.“84”消毒液不改变pH计(或酸度计),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①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钠2ClO-+CO2+H2O=2HClO+CO32-,增大了次氯酸的浓度而使消毒效果增大,

    故答案为:2ClO-+CO2+H2O=2HClO+CO32-等;

    ②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下能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2HClO

    光照

    .

    2HCl+O2↑,降低次氯酸的浓度,所以消毒效果降低,

    故答案为:2HClO

    催化剂

    .

    2HCl+O2↑;

    (3)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盐酸有还原性,次氯酸钠能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所以把“84”消毒液和某清洁剂(含盐酸)混合使用会发生中毒事故,

    故答案为:NaClO和HCl反应生成Cl2或ClO-+Cl-+2H+=Cl2↑+H2O;

    (4)①由图2知,装置和试剂可以制得少量“84”消毒液,如果是x电极产生氯气,氯气会从导管口导出,从而得不到消毒液,所以只能是y电极产生氯气,即y电极为阳极,x电极为阴极,所以a为负极,b为正极,故答案为:负极;

    ②y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氯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氯离子在阳极上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5)对于2A(g)+B(g)⇌2C(g)+D(s)反应来说,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如在同温下,压强应减小,但压强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K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电解原理;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原电池和电解池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有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