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根据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收集的方法,根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判断气体的性质;

    (4)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5)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1)a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注入液体药品;d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

    故填:长颈漏斗;酒精灯.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试管口应该塞一团棉花.

    故填:2H2O2

    MnO2

    .

    2H2O+O2↑;2KMnO4

    .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能够溶于水.

    故填:C;密度比空气小,能够溶于水.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选图B作为发生装置;

    收集有毒气体SO2时,常采用③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c端通入.

    故填:B;c.

    (5)用KMnO4制取O2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并且固定试管→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

    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并且固定试管.

    (6)检验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填: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柱不下降.

    (7)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因为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氯酸钾分解的速率很慢.

    故填:没有加入二氧化锰.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