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的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

    (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图中草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了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越少.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是鹰.

    (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

    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5)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

    (6)如果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兔和鼠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将会增多,兔和鼠增多导致草的数量会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

    (1)分解者;非生物;

    (2)5;草→鼠→蛇→鹰;

    (3)草;鹰;

    (4)太阳光能(或光能);食物网;

    (5)鹰;

    (6)增多;会;有限的.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