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1中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根据水沸腾的条件及沸腾时的特点进行分析;

    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不断吸收热量;

    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水升高的温度和比热是相同的,需要的时间不同,说明吸收的热量不同,根据Q=cm△t,可以推知水的质量不同.

    (5)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②水自然冷却,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其温度等于环境温度;

    ③根据图象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出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水在高温时散热快,所以温度降低得快,低温时散热慢,所以温度降低得也慢;

    (6)要想尽快把物体的温度降低,则需使物体和室温温度差越大.

    (1)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最后破裂,从里面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所以甲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所以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

    (2)①由表格中数据知,从第3min,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可知水处于沸腾状态,而第7min水的温度低于96℃,所以此数据错误;

    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第7min的温度应为98℃;

    ②由①分析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由于铁圈和烧杯底部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水仍能继续吸热而沸腾,根据水的沸腾特点,水的温度还等于沸点.

    (4)由图象知,两组数据中水的沸点相同,而加热缩需的时间不同,即吸收的热量不同,根据Q=cm△t得,实验时水的质量不同.

    (5)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②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将热传给周围空气,由图象可以看出,当温度降低到22℃时,不再变化了,说明环境温度为22℃;

    ③由图看出温度变化特点是,沸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并且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即先快,后慢,再不变,A正确.

    (6)①先冷却5分钟,热牛奶和室温温度差大,热牛奶容易向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的快.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会使热茶温度更低.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牛奶中,热牛奶和室温温度差小,热牛奶不容易向外放出热量.

    所以选择方案①的冷却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

    (1)乙;(2)①7;98;②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等于;(4)水的质量不同;(5)①见上图; ②22;③A;(6)①.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考点点评: 水沸腾实验,需给水加热,水首先吸热升温,达到沸点后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放热降温的过程,与此相反,首先水放热降温,当温度与室温相同时,不能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且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差越大,温度降低得越快,这点可根据热传递的条件及图象分析得出,有关图象的画法、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现象的区别是沸腾实验中经常考查的内容,应注意掌握.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