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出现气泡不能立即收集,因为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试管破损;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珠、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试管口向上倾斜、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对准试管里固体进行加热等,都能够导致试管破裂.

    故填:A;2KMnO4

    .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C.

    (2)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

    该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从a通入;

    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中先装满水,氧气应从b端通入.

    故填:2H2O2

    MnO2

    .

    2H2O+O2↑;a;b.

    (3)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装置,选择该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填: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