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州区二模)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考虑;

    (2)根据在曲线中a在b的上边考虑;

    (3)根据t2℃时,a的溶解度考虑;

    (4)根据t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判断降温后溶液是否析出晶体、是否饱和,进而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由图示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在b溶解度的上边,即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

    (4)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1

    1+

    100g/溶解度]×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故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故:c<a<b

    故答案为:

    (1)降低;(2)t>t1℃;(3)25;(4)c<a<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知道根据溶解度进行分析问题的方法,饱和溶液不管是升温还是降温,只要溶解度减小,就会析出晶体,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