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扬州三模)下图是一些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认识并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时,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条件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收集气体时,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时,可用排水法收集.因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又不易溶于水,所以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排水法收集,两者相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

    (3)两个实验中都是一变多的反应.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属于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可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随时可加酸,但加酸后,不能让反应停止.改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后,石灰石放在有孔塑料板上,从长颈漏斗加酸,当酸的量达到有孔塑料板时,反应开始,当关闭止水夹时,产生的气体不能排除,试管内压强增大,把酸液压回到有孔塑料板以下,反应自然停止.

    (5)根据二氧化碳是密度来判断收集方法的正误;

    (1)熟记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③水槽

    (2)KMnO4是固体,反应需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又不易溶于水,所以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可选C或D.

    (3)在KMnO4制氧气的过程和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且两者都是一变多的分解反应.

    (4)装置改进后,石灰石放在有孔塑料板上,从长颈漏斗加酸,当酸的量达到有孔塑料板时,反应开始,当关闭止水夹时,产生的气体不能排除,试管内压强增大,把酸液压回到有孔塑料板以下,反应自然停止.故优点为: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功能.

    (5)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它们都能利用反应的压强差通过弹簧夹来控制酸液和固体的接触与分离或通过手动控制酸液和固体的接触和分离.

    故答案为:

    (1)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③水槽

    (2)AC(或A D)

    (3)C

    (4)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向下排空气法改成向上排空气法CaCO3+2HCl=CaCl2+CO2↑+H2O是

    它们都能利用反应的压强差通过弹簧夹来控制酸液和固体的接触与分离或通过手动控制酸液和固体的接触和分离.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从实验原理、反应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尾气处理等多角度进行对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