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过滤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3)根据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肥皂水进行解答;

    (4)根据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进行解答;

    (5)根据饱和溶液与溶解度的关系进行解答.

    (1)洗脸、刷牙时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使用节水型马桶都可以节约用水,而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浪费水资源;

    (2)过滤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ClO2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4)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是乳浊液;

    (5)①,由图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物质;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②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2g,所以t2℃时100g水中溶解12g乙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③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所以t1℃时10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A;再加入5g甲物质,刚好得到饱和溶液B;升温到t2℃时又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C;其中B与溶液C质量相等;t2℃时甲物质的溶剂度为40g,所以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0g甲物质,所以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140g.

    故答案为:(1)ABD;

    (2)过滤;ClO2

    (3)肥皂水;

    (4)A;

    (5)①甲; 等于; ②12; ③B;B;140g.

    点评:

    本题考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此题是一道与水相关的考查题,重点考查了水的净化以及合理用水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