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过A(2,4)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若点P从O点出发,沿OM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M点,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先由题意求出P、Q两点移动的速度,再设经过t分钟,线段PQ的长度为2,用y表示出PM及QM的长,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t的值;

    (2)由(1)中PM及QM的长度即可得出线段PQ长度的平方,y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t的取值范围;

    (3)由于两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A(2,4),

    ∴OM=2,AM=4,

    ∵点P从O点出发,沿OM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M点,点Q从M点出发,沿MA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A点,

    ∴点P的速度度2,点Q速度的4,

    (1)设经过t分钟线段PQ的长度是2,则PM=2-2t,QM=4t,

    在Rt△PQM中,

    ∵PQ2=PM2+QM2,即22=(2-2t)2+(4t)2,解得t=0(分)或t=0.4(分).

    答:当t=0或t=0.4时,线段PQ的长度为2;

    (2)由(1)可知,PM=2-2t,QM=4t,

    在Rt△PQM中,PQ2=PM2+QM2,即y=(2-2t)2+(4t)2

    整理得,y=20t2-8t+4(0≤t≤1);

    (3)存在.

    ∵A(2,4),

    ∴N(0,4),M(2,0),

    ∴ON=4,OM=2,

    当△MON∽△PMQ时,[OM/MP]=[ON/MQ],即[2/2−2t]=[4/4t],解得t=0.5;

    当△MON∽△QMP时,[OM/MQ]=[ON/MP],即[2/4t]=[4/2−2t],解得t=0.2.

    故当t=0.5分或t=0.2分时P、Q、M构成的三角形与△MON相似.

    点评:

    本题考点: 相似形综合题.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形综合题,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用t表示出PM及QM的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