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犹县模拟)如图是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的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溶解度曲线来分析t1℃时的溶解度以及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

    (2)根据A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3)运用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指的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溶解度解答;

    (4)根据二者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来分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25gA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故填:25;25:100;

    (2)t1℃时,将20g A放入100g水中,溶液并不饱和,还需要再溶解5gA,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还可以选采取降温的方法;故填:加5g A或降温;(3)a点对应的温度是t2℃,说明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