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表明,在加热条件下SO3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绿矾(FeSO4•7H2O)受热分解的情况进行探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FeO具有还原性,SO3有氧化性,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

    (2)绿矾(FeSO4•7H2O)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水、二氧化硫等,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3)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的发生,从环保的角度分析;

    (4)利用亚铁离子的还原性确定绿矾是否分解完全;

    (5)绿矾分解完全,C装置中U型管内有无色晶体出现,则C中物质为SO3,绿矾分解生成氧化铁、水、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1)由FeO具有还原性,SO3有氧化性可知,不支持该观点,FeO有还原性,SO3有氧化性,二者受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故答案为:不支持,FeO有还原性,SO3有氧化性,二者受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2)绿矾(FeSO4•7H2O)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水、二氧化硫等,则观察到A中有残留红棕色固体,B中为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白色粉末变蓝,D中为品红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观察到溶液褪色,可证明二氧化硫的生成,

    故答案为:残留红棕色固体;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品红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

    (3)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的发生,不能排放在环境中,则该装置的缺点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要检验绿矾是否分解完全,取A中残留固体少许溶于足量稀硫酸,再取溶解液少许于试管,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若KMnO4溶液不褪色,证明分解完全;否则分解不完全,

    故答案为:取A中残留固体少许溶于足量稀硫酸,再取溶解液少许于试管,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若KMnO4溶液不褪色,证明分解完全;否则分解不完全;

    (5)C装置中U型管内有无色晶体出现,则C中物质为SO3,绿矾分解生成氧化铁、水、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该反应为2FeSO4•7H2O

    高温

    .

    Fe2O3+SO2↑+SO3↑+14H2O,

    故答案为:2FeSO4•7H2O

    高温

    .

    Fe2O3+SO2↑+SO3↑+14H2O.

    点评:

    本题考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熟悉物质的性质及检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