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中叠音词的使用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

  • 纳兰成德词叠 亡啕 苗铡 日LL习

    口吕庆阳 张小芹 陈悦伟

    研究

    摘要:纳兰成德是清朝满族著名的词作家,在其三百四十九首词作中,有一百三十三首使用了叠音词,可

    见叠音词对于纳兰成德词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纳兰成德词叠音词

    纳兰成德是清朝满族著名的词作家,初名成德,后改

    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年间

    进士,历官至一等侍卫.著有《侧帽集》(后更名为《饮

    水集》)《绿水亭杂识》等,曾辑刻《通志堂经解》.他

    的词不但在清代文坛享有盛誉,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也以“纳兰词”占有一席之地.

    由北京出版社集团和北京古籍出版社共同出版的《纳

    兰成德集》共收词三百四十九阕,其中包括康熙三十年(公

    元1691年)刊行的《通志堂集》中卷六至卷九所收的词三百

    阕,康熙三十年秋张纯修刻的《饮水诗词集》中的四阕,

    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许增娱园刻本《纳兰词》中的四十

    阕,1937年刊行的陈乃乾编的《清名家词》第四册《通志堂

    词》中的三阕,先生之友朱彝尊手迹中的一阕,2004年赵秀

    亭发表的《纳兰丛话》中第九十九则中的一阕.

    “叠音”是把同一个字或是单音节词无间隔地重复相

    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方式,是古代汉语和诗词特有的一种修

    辞方式.在古诗词中使用叠音词,可以协调音调,增强语

    言的节奏感、音乐感、形象性、抒情性,营造意境,增加

    审美意蕴.对叠音词的范围划定和分类,语法界目前尚无

    定论.本文根据单音节是否具有独立构成语素功能和单音

    节与叠音后的语义是否一致两个标准,把叠音词分为叠音

    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两类.

    现存三百四十九阕纳兰词作中,有一百三十三阕使用

    了叠音词,涉及淅渐、细细、小小、萧萧、服脉、年年、丝

    丝、历历、漠漠、悠悠、衮衮、点点、生生、依依等等共85

    个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叠音单纯词也有叠音合成词.

    一、纳兰词中叠音词的表现形式

    纳兰词中叠音词的表现形式主要为AA式、AABB式,其

    中叠音单纯词主要表现为从式,AABB几乎不见,如:

    (1)风浙浙,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捣练子29)

    (2)胍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生查子60)

    .·. (3)判得最长宵,数尽厥厥雨.℃生查子61)

    .

    (4)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采桑子112)

    (5)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菩萨蛮1 36)

    (6)斜风细雨正霏霏,画帘托蒂垂.(阮郎归161)

    (7)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鹧鸪天203)

    另外,纳兰词中的叠音单纯词还存在同音换用现象,

    同音词之间的功能区分不是很明显.如:

    (8)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采桑

    子11 3)

    (9)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浪

    淘沙191)

    (10)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卜算子·塞梦107)

    (11)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一络索151)

    这种现象是由叠音单纯词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叠音单

    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模拟声音,描写形状,相对于叠音

    合成词来讲,它的意义是虚化的,在使用的时候主观随意

    性又比较强.

    叠音合成词在纳兰词中也有运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

    从式、AABB式.如:

    从式:

    (1 2)肯把离情容易看,要从容易见艰难.难抛往事

    一般般.(浣溪沙83)

    (1 3)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浣溪沙84)

    (14)多事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卜算子·咏

    柳106)

    (1 5)来去可匆匆,谁拟待晓钟敲破.(寻芳草·萧

    寺纪梦184)

    (16)休坠玉钗惊比翼,双双.(雨乡子208)

    (1 7)夜来带得些儿雨,冻云—树垂垂.(临江d4242)

    AABB式:

    (19)慷凄凄^夜分,催度星前梦.(I-算-r·塞梦107)

    (19)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采桑子112)

    (20)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一络索151)

    (21)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清平乐156)

    (22)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河渎神178)

    万方数据(23)正香销翠被,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

    泪.(秋水·听雨288)

    (24)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离绪.(硫

    影·笆蕉299)

    二、纳兰词中叠音词的多功能性及词类特征

    : 纳兰词中,叠音词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同一个叠音词

    可以出现在句中不同的位置上,作不同的句法成分.如:

    (25 y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采

    桑子·九El 117)

    (26)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干.(河渎神178)

    (27)听萧萧一剪梧桐,此日秋声重到.(剪梧桐·自

    度曲297)

    (28)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风流

    子·秋郊即事300)

    (29)滚滚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姜

    西溟言别,赋此赠之318)

    (30)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红

    桥怀古,和王阮亭韵100)

    (31)莫对明月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临江山·孤

    雁247)

    (32)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菩萨蛮126)

    (33)—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一丛花·泳

    并蒂莲259)

    (34)脉脉此情谁得识,又道故人剐去.(念奴娇283)

    (35J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摸鱼儿·午日雨

    眺323)

    纳兰三百四十九阕词作中,共使用了诸如归归、番

    语言应用研究鳓 通过列表,我们可以将这些叠音词分为以下几类:

    (一)名词类.该类叠音词有表示时间的“年年、

    日日、更更、生生”等,还有表示事物的名词“人人、云

    云、风风、雨雨、星星”等.

    (二)形容词类.这类叠音词比较多,其中叠音单纯

    词有“凄凄、慵慷、盈盈、冥冥、霏霏”等,叠音合成词

    有“纷纷、细细、悄悄”等.

    (三)动词类.这类的叠音词数量不多,有“去去、

    垂垂、摇摇”等.

    (四)拟声词类.该类叠音词很少,有“瑟瑟、飕飕、

    骚骚”等.

    (五)副词类.该类叠音词极少,只有“匆匆”一个.

    (六)量词类.该类叠音词数量不多,有“双双、片

    片、滴滴、点点”等.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叠音词中的形容词最多,名

    词、动词、副词等词类的数量相对较少.之所以出现这种

    情况,主要是与它们的词类特征有关.如形容词具有描摹

    性,而名词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称说和命名,无形状可描

    摹,副词的意义比较虚化,主要用来表示范围、程度、情

    态、语气等.

    三、纳兰词叠音词对主体情感表达的作用

    叠音词作为纳兰词中一种独特的词汇现象,对词中主

    体情感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叠音词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运用叠音词可以使词中主

    体的情感得到鲜明的表现.主体情感的产生,往往是主体

    内心意识和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而主体情

    感的表现,则往往要借助于对客观物象的描写,因此对客

    番、泠泠、亭亭、卿卿、渺渺、碌碌、姗姗等八十五个 观物象的描写越形象,主粤情感的表现越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