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题目综合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具体考查知识点有:用15N标记丙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游离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A错误;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

    C、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C正确;

    D、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

    所以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考点点评: 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为素材,考查分泌蛋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泌蛋白的过程,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