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朝阳区二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干冰中的“冰”是指二氧化碳;纯碱中的“碱”是指碳酸钠;食盐中的“盐”是指氯化钠.

    (2)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由电子数可确定质子数.同时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电子层数及每层电子层上所容纳的电子数.也可以看出最外层的电子数.

    (4)根据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干冰中的“冰”是指二氧化碳.1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CO2.纯碱中的“碱”是指碳酸钠.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按2:1的比例构成,其化学式为Na2CO3.食盐中的“盐”是指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按1:1的比例构成,其化学式为NaCl.

    (2)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表示钠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表示氩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表示镁原子;故C符合题意;D、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表示硫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又因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从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可知,质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

    (4)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FeO

    高温

    .

    H2 +Fe2O3

    故答案为:(1)CO2,Na2CO3,NaCl;(2)C;(3)A C D F;(4)H2O+2FeO

    高温

    .

    H2 +Fe2O3

    点评:

    本题考点: 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碱盐的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俗名、主要成分和化学式的书写;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现不出来,所以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得相对原子质量.注意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