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中共1921—1945年召开三次重要会议(时间、地点、作用)

1个回答

  • 1.中共的诞生(一大)

    时间:1921.7.23

    地点:上海

    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②制定党的纲领,坚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为总书记.

    意义: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③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背景:①华盛顿会议列强共同支配中国;②军阀混战灾难深重

    时间:1922.7

    地点:上海

    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评价: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情和社会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这以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反帝反封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性质、任务,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只有中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标志.

    3.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条件:①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②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③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

    (2)方针:①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②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②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发动秋收起义;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5.遵义会议

    (1)历史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要求改变领导的愿望日益强烈.转兵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2)内容:

    1935年1月15日至 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单纯防御战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议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搏古负总责,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3)历史意义:

    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其三,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4)“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异同点:

    同: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使革命转危为安,都撤换了错误的领导.

    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又滋长了“左”倾错误,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6.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历史背景: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政策制定: ①《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基本内容: a.指出目前政治形势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矛盾. C.中国共产党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意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7.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

    (1)背景:l945年5月,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为争取光明中国之前途,中国共产党在l945年4月~6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

    ①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由于国民党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坚持反人民立场,在日本被打败后,中国仍可能发生内战.这是黑暗的前途.我们要努力实现光明的前途.报告还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只有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②大会提出了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③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党的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