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实验中,要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像,应将凸透镜置于蜡烛和光屏的中央.

    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掌握有关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掌握三条特殊的光线,知道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要掌握近视眼由于晶状体的折光性太强,所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4)A、B、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秒表测时间、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刻度尺测长度、温度计测温度、电能表测电能、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等等.

    C、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状态,研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若重心在支点上,则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D、我们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方面去探究,看两个力满足什么关系时,物体可以保持平衡.

    (1)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中央,而小明将蜡烛放在中间了;光屏的中心没有与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甚至成不在光屏上.

    (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这说明光通过凸透镜后为平行光,所以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

    (3)当眼近视时,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远处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若戴镜子后,看远处物体变清晰了,说明小明的眼近视了,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而若远视时,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在看近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之后,则需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4)A是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B是电能表是家庭中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C是杠杆,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所以杠杆可以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D是两弹簧秤拉同一物体,①一开始不让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研究两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对平衡的影响.②最后当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纸板应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该装置可以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故答案为:(1)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反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2)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焦点的位置上;(3)近;对光有发散作用;(4)温度;电能;杠杆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条件.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摆放器材时不仅要注意顺序,同时要注意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考查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同时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明确每一个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及如何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