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由表中数据可知:f=10cm,物距为25cm,根据u>2f和2f>u>f,即可得出像的性质;

    (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5)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确定像的位置.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6)若将蜡烛放在焦点处,则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则在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的光斑.

    (1)由表中数据可知:f=10cm,物距为25cm,即u>2f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为15cm,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上,要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当将光屏向上移动;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将光屏向右移动.

    (5)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也可能是测量像距时的误差.

    (6)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丙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说明若将蜡烛放在焦点处,凸透镜的焦距大了,因此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即可做实验.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2)上;(3)左;(4)右;(5)测量像距时的误差;(6)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归纳能力,是一道很好的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