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小题1:“黯黯”首先指天色的黯淡,描绘了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黯黯”也指征人心情的黯淡,表达了厌战的情绪。(2分,每个方面1分)

    小题1:第一问: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2分,只要表述出了厌恶战争的意思即可)

    第二问:①这首诗通过对塞外恶劣环境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2分,得分点: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②通过昔日“长城战”高昂的士气与眼前白骨遍野的残象形成的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2分,得分点:对比1分,分析1分)

    小题1:“黯黯”首先指天色的黯淡,描绘了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黯黯”也指征人心情的黯淡,表达了厌战的情绪。(2分,每个方面1分)

    关注此类题目的答题要害,一般地,在写景的文字中,形容词的关涉都是两个层面:既关乎客观的层面,也关乎主观层面。即,既描写了客观景色的特点,也暗示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如这首诗歌: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歌第二句中的“凉”字,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答题的格式上来说,关乎写景的,要答出描绘了何种景象;关乎心理的,要答出表达了什么感情。

    小题1:第一问:问抒发的情感,我们要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水寒” “风似刀”“黯黯”“白骨”“乱蓬蒿”,从这些词句,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情绪是低落的,内心是抵抗的,整个的画面也是灰暗的。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的情感走向。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2分,只要表述出了厌恶战争的意思即可)

    第二问:诗歌前三句都在着力描绘前线的环境和氛围,后几句则由眼前景生发联想,这里曾经是昔日的战场,蓬蒿杂乱,白骨遍野。眼前的平静实则是死亡的前奏,而曾经意气高昂的古代战士则化为白骨,这种对比让人心寒,更让人毛骨悚然。从答题格式上,要求学生答出手法,更要答出情感。

    ①这首诗通过对塞外恶劣环境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2分,得分点: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②通过昔日“长城战”高昂的士气与眼前白骨遍野的残象形成的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2分,得分点:对比1分,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