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中为什么极性大的组分要用极性较大的溶剂洗脱

1个回答

  •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当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层次,即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的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收集;或将柱吸干,挤出后按色带分割开,再用溶剂将各色带中的溶质萃取出来.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和活性炭等.吸附剂一般要经过纯化和活性处理,颗粒大小应当均匀.对于吸附剂而言,粒度愈小表面积愈大,吸附能力就愈高,但颗粒愈小时,溶剂的流速就太慢,因此应根据实际分离需要而定.供柱色谱使用的氧化铝有酸性、中性、碱性三种,本实验选择中性氧化铝.化合物的吸附性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大的基团时,吸附性也较强.各种化合物对氧化铝的吸附性按以下次序递减:酸和碱 > 醇、胺、硫醇 > 酯、醛、酮 > 芳香族化合物 > 卤代物、醚 >烯 > 饱和烃.溶剂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通常根据被分离物中各化合物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来考虑.先将要分离的样品溶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选用的溶剂极性要低,体积要小.如有的样品在极性低的溶剂中溶解度很小,则可加入少量极性较大的溶剂,使溶液体积不致太大.色层的展开首先使用极性较小的溶剂,使最容易脱附的组分分离.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极性溶剂配成的洗脱剂,将极性较大的化合物自色谱柱中洗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