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黄浦区三模)初中化学课本内有不少图表资料,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错误的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A、根据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条件限制来考虑本题;

    B、根据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来考虑;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考虑.

    D、根据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考虑;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使用正确;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和不大的物质,可以分别采用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方法结晶,使用正确;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使用不正确;

    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有无沉淀生成,故使用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考点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只能判断一部分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熟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要符合一个条件就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碱与盐反应或盐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溶于水,再考虑复分解发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