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津一模)碳及其许多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①常温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放热反应,可设计为原电池,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乙醇燃料电池中,乙醇被氧化,所以负极为乙醇在碱性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

    (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3)①分析图表数据结合反应特征,利用平衡浓度计算得到平衡常数;

    ②依据图表数据分析,结合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和浓度变化分析判断;

    ③平衡改变条件分数移动,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1)①A.C(s)+H2O(g)=CO(g)+H2(g)△H>0,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为吸热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故A错误;

    B.Na2CO3(aq)+2HCl(aq)═2NaCl(aq)+H2O(l)+CO2(g)△H<0,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故B错误;

    C.2CO2(g)═2CO(g)+O2(g)△H>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为吸热热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故C错误;

    D、CH4(g)+2O2(g)═CO2(g)+2H2O(l)△H<0,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能自发进行可以设计为原电池,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②在乙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是燃料乙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环境下的电极反应为:C2H6O+16OH--12e-=2CO32-+11H2O,每消耗23g乙醇物质的量=[23g/46g/mol]=0.5mol,理论上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0.5mol×12=6mol;

    故答案为:C2H6O+16OH--12e-=2CO32-+11H2O;6;

    (2)①2NH3(g)+CO2(g)═NH2CO2NH4(s)△H=-l59.5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H=+116.5kJ•mol-1

    ③H2O(l)═H2O(g)△H=+44.0kJ•mol-1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得到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

    故答案为: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

    (3))①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得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计算,C(s)+2NO(g)⇌N2(g)+CO2(g),平衡浓度c(N2)=0.39mol/L;c(CO2)=0.39mol/L;c(NO)=0.52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

    c(N2)c(CO2)

    c2(NO)=[0.39×0.39

    0.522=0.56;0~5min时间内平均υ(NO)=

    1.0mol/L−0.60mol/L/5min]=0.08mol/L•min;

    故答案为:0.56;0.08;

    ②15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C(s)+2NO(g)⇌N2(g)+CO2(g),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平衡常数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依据数据分析,氮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能是减小溶液体积,加入一定量一氧化氮或通入等体积氮气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减小溶液体积,加入一定量一氧化氮或通入等体积氮气和二氧化碳;

    ③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从为3:2:2,氮气和二氧化碳难度之比始终为1:1,所以3:2>0.52:0.39=52:39,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t2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平衡常数计算判断,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