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了9大行星?

1个回答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决议 ——开除冥王星行星“星籍” 冥王星刚被发现之时,它的体积被认为有地球的数倍之大.很快,冥王星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被写入教科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人们越来越发现当时的估计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它的体积要远远小于当初的估计.此外,冥王星(pluto)的行星身份也一直以来成了天文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这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行星没有一个具体清楚的定义.尤其,自1992年首次发现“柯伊伯带”(Kuiper Belt)以来,更多关于天文发现加剧了人们其行星资格的争论.2006年8月24日,该行星经布拉格会议讨论,从九大行星行列中排除,正式降格为矮行星.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决议,被称为行星(planet)的天体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1.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 2.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的形状(近于球形) 3.该天体须有足够的引力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 而冥王星则不符合上述第三条行星标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进一步决议通过冥王星应该归入矮行星(dwarf planet)之列,而且可以作为尚未命名的一类海王星外天体的原形.在此决议之前,人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行星方案,其中一些甚至提到除了冥王星外也取消地球水星的行星资格,而另外一些则提议将一些小行星也纳入行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