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关于酸碱的化学小论文400—500字左右

3个回答

  •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

    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

    三、提供的试剂:

    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

    2、0.40 mol/L 的NaOH溶液

    【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0.40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

    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

    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

    三、实⚥

    1、预测酸、碱用量

    (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0.40 mol/L×0.02 L =0.008 mol

    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

    X + 2 NaOH

    1 2

    Y 0.008 Y=0.004 mol

    酸的质量为0.004 mol×90 mol/L =0.36 g

    (2)称取3.6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

    2、滴定过程

    (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

    (2)用0.40mol/L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

    (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0.05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

    X + 2NaOH

    1 2

    Z (V/1000)×0.400

    Z=(V/1000)×0.400/2=(V/1000)×0.200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0.48/Z=0.48/[(V/1000)×0.200]

    补充:食物的酸碱性

    尿液通常呈酸性;吃素的人,尿液呈中性或弱碱性的机会较站在营养保健的角度来看,食物的摄取能做到酸碱平衡最好.虽然食物的酸碱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无论是吃得过酸还是过碱,代表的都是一种营养不均衡,久了对健康就会造成伤害的.偏食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过多,都可能引发有关疾病.所以,平常进食应适当注意科学搭配,避免过于偏食,以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由于生活的改变,食物的酸碱性现今酸性体质的人居多,所以对酸性食物的过多食用应注意避免.若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引起酸过量,就可以使人体多种病患接踵而来.幼年者皮肤病、便秘、龋齿、胃酸过多、神经衰弱、疲劳倦怠;中老年者神经痛、胃溃疡、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碱性食物过多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乃至白血病等病但是把食物以「酸碱」二分为「好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少吃些肉,多吃些菜是对的;如果酸性食物吃的太多,吃些碱性食物均衡一下也是可接受的,但是不要矫枉过正了.只要遵循着均衡饮食的原则,注意天然新鲜食物的充份摄取,在营养上,在酸碱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平衡.补充:化学中酸和碱的概念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在19世纪末奥斯特瓦尔德的影响下,根据电解质离解的理论,化学界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氢离子是酸性的体现者,酸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氢氧离子则是碱性的体现者,碱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因而,酸碱中和作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反应.在当时,这一概念经过测定不同的酸碱的中和热证明是符合事实的.与此同时,人们在实验中发现,除去杂质的纯水具有微弱的导电性.因此,在水中游离的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而且,当时的人们已测定水中离子的浓度积为10-14.当时通常认为水的离解可能用下列方程时,在25℃时测定纯水的导电率,得出H+和OH-两种粒子的浓度均为10-7mol/L.1909年,哥本哈根的化学家索伦森又提出了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来表示氢离子浓虽然为,根据电解质离解学说的原理,似乎关于酸和碱的概念已经很明确,但是在20世纪初由于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关于酸和碱的确切定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在当时的许多新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乃是在醋酸钠对盐酸进行库仑已法滴定时,所得到的滴定曲线和用碱滴定盐酸时得到的曲线颇为相似斯特的科学家拉普斯根据测定水对醇溶液中酯化作用的影响提出,酸是氢离子的给予体(即质子的给予体),碱则是氢离子的接受体.192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洛里和丹麦布朗斯台德,以及同是丹麦人的比约鲁姆都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扩展了这些概念.在3人之中.

    布朗斯台德将酸碱理论发展得最完备.食物的酸碱性根据布氏的理论,酸应该是能给出质子的各种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接受体)依据布朗斯台德的观点来看,铵离子应该看成是酸,原因是它能够给出质子而生成NH3;氨因此是碱,原因是它能够接受质子.推而广之,则酸中的阴离子可以看作碱.

    您的采纳使我继续努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