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①水晶 ②干冰 ③氨气 ④白磷 ⑤氩 ⑥氯化钠 ⑦铁 ⑧晶体硅 &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一般熔点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对于晶体类型相同熔沸点比较:原子晶体键长越短,熔沸点越高;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高,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再结合常温下物质的状态判断;

    (2)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干冰,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

    (3)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Cl-离子周围有6个Na+;熔化时只破坏共价键的为原子晶体;

    (4)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每个C-C为C原子提供[1/2]C-C键,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晶体中每Si原子与周围的4个O原子形成[SiO4]四面体,1mol晶体中含有4molSi-O键,白磷分子是P4,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为P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顶点,分子中含有6个P-P键;

    (5)δ-Fe是体心立方结构,以体心的铁原子分析,由晶胞结构可知,与之最近的铁原子位于晶胞立方体的顶点上,故与中心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个数为8;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由晶胞结构可知,以前面的右上角的Fe原子分析,与之最近的铁原子处于该铁原子所在面的面心上,该铁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故与之最近的碳原子共有12个;α-Fe是简单立方结构,由晶胞结构可知,以前面的右上角的Fe原子分析,与之最近的铁原子处于该铁原子所在的棱上,该铁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故与之最近的碳原子共有6个.

    (1)①水晶、⑧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晶体中键长Si-O<Si-Si,所以熔沸点①水晶>⑧晶体硅;⑥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沸点比原子晶体低;②干冰④白磷⑩H2O都是分子晶体,其中常温下干冰是气体,白磷是固体,水是液体,晶体熔沸点④白磷>⑩H2O>②干冰,所以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①⑧⑥④⑩②,

    故答案为:①⑧⑥④⑩②;

    (2)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干冰,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Cl-离子周围有6个Na+;熔化时只破坏共价键的为原子晶体,①水晶、⑧晶体硅是原子晶体,故答案为:6;①⑧;

    (4)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每个C-C为C原子提供[1/2]C-C键,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晶体中每Si原子与周围的4个O原子形成[SiO4]四面体,1mol晶体中含有4molSi-O键,白磷分子是P4,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为P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顶点,分子中含有6个P-P键,1mol金刚石、水晶和白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之比为为4mol×[1/2]:4mol:6mol=1:2:3,故答案为:1:2:3;

    (5)δ-Fe是体心立方结构,以体心的铁原子分析,由晶胞结构可知,与之最近的铁原子位于晶胞立方体的顶点上,故与中心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个数为8;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由晶胞结构可知,以前面的右上角的Fe原子分析,与之最近的铁原子处于该铁原子所在面的面心上,该铁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故与之最近的碳原子共有12个;α-Fe是简单立方结构,由晶胞结构可知,以前面的右上角的Fe原子分析,与之最近的铁原子处于该铁原子所在的棱上,该铁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故与之最近的碳原子共有6个,三种晶体中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8:12:6=4:6:3,故答案为:4:6:3.

    点评:

    本题考点: 晶胞的计算;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晶体类型与熔沸点高低判断、晶体结构、对晶胞的理解与计算等,难度中等,对晶胞的计算注意均摊法的利用,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