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漳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

    a、成实像时,像距大于物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与物距都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2)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像距等于物距,则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等大的实像;则2f=20cm,所以f=10cm,

    若蜡烛向左移动10cm,则物距变大,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减小,光屏应向左移动,移动到焦点附近,但在焦点以外,所以移动距离小于10cm,才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2)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呈现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等大;左;小于;(2)虚.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要熟练掌握规律内容,并自己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做到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