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本题识图是解题的关键.图甲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多于的还释放出去,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图乙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c点表示光补偿点,两个作用强度相等,d点表示光饱和点.图丙中要注意,它是在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变化.

    (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叶绿体除了吸收线粒体提供的二氧化碳,还从细胞外吸收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乙图中的C点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甲图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出现在乙图的C点以后,可用d点表示.

    (2)图乙中的c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植物体的代谢情况是单位时间内植物体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即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图乙中的b点表示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而叶绿体中的ATP是光反应生成的,它将用于暗反应,即ATP会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流向叶绿体的基质.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会增强,所以a点下移,c点右移.

    (4)从乙图可以看出,乙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光照为2klx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零,这个点叫光补偿点,也就是到达这个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如果白天与黑夜各为12小时,平均温度为25℃,则白天光照强度只有大于42klx时,才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12×9-15×6=18mg.

    (5)丙图中纵轴表示的是温室中二氧化碳的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二氧化碳量最少是就是氧气积累最多时,所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h点.丙图中f点和h点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j点与e点相比二氧化碳量升高,即有机物分解的多,有机物含量减少.

    (6)分析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小试验,发现其实验步骤中存在明显不足,有:①没有对所有材料编号 ②没有进行饥饿处理 ③没有说明叶片选取是否一致等.

    故答案为:

    (1)d

    (2)单位时间内植物体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从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流向叶绿体的基质

    (3)a点下移,c点右移

    (4)4 18

    (5)hf、h减少

    (6)①没有对所有材料编号②没有进行饥饿处理③没有说明叶片选取是否一致

    点评:

    本题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