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

    (2)要两根蜡烛同样大小,是为了验证像物的大小;

    (3)所成的像如果是虚像,是不会在屏上呈现的;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的大小与物相等,不取决于物体离像的远近;

    (5)(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

    (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为了能验证物像的大小,须使预先准备好的蜡烛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白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

    (4)因为像和物大小相等,所以,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就会看到像与物完全重合,如图c所示,从而验证了平面像成像的特点.

    (5)像的大小与物相等,不取决于物体离像的远近.因此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小军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只有图A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

    故答案为:(1)垂直于水平桌面;(2)两个等大的蜡烛;(3)没有,平面镜所成得像是虚像;(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5)不变;(6)A.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用相同的B蜡烛代替A蜡烛,这是一种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在物理上经常用到,例如合力代替几个分力、总电阻代替各部分电阻等等.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操作相关问题,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