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图:下列曲线图中从左到右依次表示上述过程中的(  )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①平衡移动的本质为正反应、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不相等;

    ②中和滴定过程,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酸滴定碱,开始溶液PH>7,开始碱滴定酸,PH<7;

    ③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图象应先沉淀增加,后沉淀溶解,图象与横坐标有2个交点,图象中有拐点;

    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

    由图可知,图中曲线从左到右依次表示为:

    中和滴定过程:如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pH逐渐增大;

    平衡移动过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图象中表示,当改变某一条件,正反应、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不相等,平衡移动;

    沉淀的生成和溶图象应先沉淀增加,后沉淀溶解,如图象中可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3+反应完毕,继续滴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OH-+Al(OH)3=AlO2-+H2O,故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过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只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图中可表示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过程;

    综上可知:图中从左到右依次表示②①③④,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以图象形式考查平衡移动、中和滴定、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溶解度等知识,注意有关反应的原理,熟悉物质的性质注意把握NaCl、Ca(OH)2的溶解性的特殊性,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