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兴化市模拟)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物质的酸碱性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7,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化钠的量减少,溶液碱性减弱,故酸度计的PH逐渐减小,由温度计的变化,可判断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2)、根据课本知识判断方案二不合理,因为固体氢氧化钠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热

    (3)、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少量气泡为CO2,便可找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NaOH吸收了空气中CO2,进而提出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以及出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的方法.

    (4)、首先判断该实验的推论不正确,并找出理由,进而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现象、结论.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故酸度计测得溶液的PH>7,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NaOH+HCl=NaCl+H2O,溶液的PH值降低,故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减少,根据观察到的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增大的现象,可推断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2)、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故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显然不合理.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氢氧化钠中含有杂质,当与盐酸反应时有气泡,气泡很可能是CO2,便可找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提出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密封保存;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用氢氧化钙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杂质.

    (4)、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实验的推论不正确,因为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酚酞也不变色.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来检验两种物质是否已恰好完全中和,当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没有完全中和,当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恰好完全中和.答案不唯一,其它方案设计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减少;增大;放热;NaOH+HCl=NaCl+H2O

    (2)不合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密封;B

    (4)不正确,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酚酞也不变色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或)石蕊试液不变色没有完全中和(或)恰好完全中和或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或石灰石)有气泡冒出(或)没有气泡冒出没有完全中和(或)恰好完全中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