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1)为H,(2)为C、(3)为N、(4)为O、(5)为F、(6)为Na、(7)为Mg、(8)为Al、(9)为P、(10)为Cl、(11)为K、(12)为Br.

    (1)已知(12)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18、7;常温下溴为液态;

    (2)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

    (3)N元素的一种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应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

    (4)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5)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6)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为Cl2中0价,化合价降低5价,K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化合价降低1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5,故KClO3的系数为1,KCl系数为5,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1)为H,(2)为C、(3)为N、(4)为O、(5)为F、(6)为Na、(7)为Mg、(8)为Al、(9)为P、(10)为Cl、(11)为K、(12)为Br.

    (1)已知(12)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18、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常温下溴为液态,故答案为:

    ;液;

    (2)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故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K元素金属性最强;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故答案为:F;K;H;

    (3)N元素的一种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应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4)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C<O<F,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CH4<H2O<HF,故答案为:HF;CH4

    (5)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从(6)到(10)中Cl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HClO4的酸性最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从(6)到(10)中Na元素金属性最强,故NaOH碱性最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其化学式为:Al(OH)3

    故答案为:HClO4;NaOH;Al(OH)3

    (6)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为Cl2中0价,化合价降低5价,K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化合价降低1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5,故KClO3的系数为1,KCl系数为5,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后方程式为:1KClO3+5KCl+3H2SO4=3K2SO4+3Cl2↑+3H2O,

    故答案为:1、5、3、3、3、3.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等,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掌握化合价升降相等或电子转移守恒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