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民作文段落(10篇)
  • 10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一琴连忙走出屋子。果然是觉民来约她到存人家里去的。他们手拉着手向存仁家里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起他们的未来。“我想等你毕业以后,我们一起去上海找觉慧和二妹他们.”觉民兴奋的说。琴听了之后,害羞地说:“我也这样想,不过···”“不过什么?”“不过我不忍心让妈一个人留在这里。”觉民听了之后并不是十分气馁
  •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小说中的人物,故是细节都是作者极为感触的。作品中的高老太爷作为祖父的影子,三个孙子,觉新不敢反抗,觉民和作者敢揭露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歌颂了“五四”时期新青年的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革命精神,批判不抵抗主义,小说语言明快流畅,笔调抒情
  • 6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在《家》、《春》、《秋》中,觉民也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长辈的无理,他毫不退缩,拿出无限的勇气来抗争。当初,老太爷逼他与冯小姐结婚时,他做出了与当年觉新截然不同的选择——离家出走。用行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最终,长辈们屈服了,老太爷临终时,终于满足了觉民的要求,他取得了胜利。后来,面对克安、克定这些人的
  •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在后封建社会的富人家庭中,这本“经”更是晦涩难通。高家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腰缠万贯而子孙满堂,但这样的家族却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最长者高老太爷白手起家,独自一人将高家兴起壮大,但他却顽固不化、思想封建,认为整个家庭都应服从他的命令,而将子孙的幸福置之度外。正是如此,才
  • 1000字 初三 应用文
    现在的我们几乎都是在家中父母的怀抱里长大的,因此,对于家,我们会觉得家是温暖的。可是在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里面的家却更像是一个虎穴。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这是一个地主家庭高公馆。其中,高老太爷是家族中的最高领导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制的代表。主人公高觉新是
  •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这次寒假,由于时间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说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成都地区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代表传统封建的势力。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
  • 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说起知书与达理,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关系:知书的人不一定达理;达理的人一定知书。学生时代正是看书的黄金时期。有的学生看了许多书,往往是“只知外表不懂内涵”,过分追求语言的华丽而思想内容空洞的书不会使人进步。当然看这些书的人也不会“达理”。常常在生活中“我行我素”。另一些人从亲朋好友处得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 1000字 初一 读后感
    很小的时候,读过巴金爷爷的《家》,当时印象不太深,长大后闲来无事随手还会翻翻这本书,每次看完都热泪盈眶,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凄惨,动人。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但个个性格逼真,栩栩如生。有专横,思想封闭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还有接受新潮思
  •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很小的时候,读过巴金爷爷的《家》,当时印象不太深,长大后闲来无事随手还会翻翻这本书,每次看完都热泪盈眶,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凄惨,动人。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但个个性格逼真,栩栩如生。有专横,思想封闭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还有接受新潮思
  •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读完《家》,整个人心情是沉重的,巴金的文章不像鲁迅文章那样犀利,可胸口一直喘不过气来。巴金说:“我的作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人物,让读者们忘记它们,可能会更好一些。”可是这是可以忘记的吗这段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高公馆像是一片表面平静实质黑暗腐朽的土地,滋养着上上下下几十个不同的人。这种压抑的环境下,
觉民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