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初一
    学者钱钟书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吴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河称其大者,以无不容;大师称其渊者,以无不谦。谦虚是一种风范,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被誉为“当代第一博学鸿儒”“文化昆仑”,其成就自是不言而喻,其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是每个学者书架上必备的参考书目。其文学著作《围城》也是家喻户晓,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又经历了由
  • 100字 初一 散文
    认识钱钟书是在中学课本上,而了解钱钟书却是刻意的。我不能说自己有多了解钱钟书,毕竟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他,但我确实被他的文学才识,人格魅力所吸引。当然这一切还是来自于他的那本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刚开始决定读《围城》只是为了多读一本书,至于自己能否将它认真读完那是后话。而当我翻开书的第一章的第一段,就被
  • 800字 初一
    钱学森在去世前满怀怆然的说:"中国什么时间能再培育出大师级人物呢?钱老一声叹不仅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制度的不休的争议。作为一个中学生,我没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中国的教育制度,我只想举两个例子:破例与不破例的例子,这也许会让我们意识到什么。“三钱”之一的钱钟书早年在参加清华大学的招生考
  • 800字 初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儿时父母教导我们的朗朗上口的话语。我愿化作一片随风飘落的树叶,落入万千藏书之中,感受书中的美好。儿时,我执一本姥姥珍藏多年的书卷,躺在姥爷的摩托车上,听着老旧收音机里怀旧的歌曲与满园青菜为伴,翻动泛黄的书页,一头扎进书中,我曾无数次在书中踏访江南,白落梅笔下的江
  •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言的确不假。但在某些极端特殊的情况下,比如独立唱作人苏晴在深圳卫视金钟奖全国决赛时因探望病危家人而迟到,可否被原谅?相比于因苏晴“破坏”规则而愤然离席的音乐名宿,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显然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这样的“破例”表现的不是权势对规则的践踏,而是人性最美
  • 500字 初一
    生活是七色板,有劳动的疲乏,有休闲的安逸,有挫折的苦痛,有成功的喜悦。我觉得,生活还需要孤独时才能感受到的寂寞。我记得小学时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才华横溢,但毕竟年轻,心高气傲,浮躁不安,他因此丢失了无数机遇。他不服,去向一个人请教。那个人好像是写《围城》的学者钱钟书钱钟书听完他的讲述,只说了一
  • 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由文字组成。作文是一门课,上课,教师出题,学生围绕题目思索,组织,分段编写,至时交卷,教师批改,评分,发还,如是而已。我当年也曾这样理解。因为这样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里或眼前就有两个影子晃动。影子之一,这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比如说,课堂之上,如果写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体面;考场之上,如果
  • 1200字 初一 读后感
    钟书先生说他是“锱铢积累”写完《围城》的,杨绛先生说她是“锱铢积累”读完《围城》的,而我是“蜗牛步行”欣赏完的,当然这个说法有点夸张。说实话,我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把《围城》看完(利用的是课余时间),因此很多同学都笑话我说:“你怎么还没有看完?我已经看完了两本书啦”。当时听了,也有点不以为然,《围城》
  •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书,像诗苑里的一朵奇葩,让身处逆境的我们警悟、奋进;书,宛如沙滩上的贝壳,让在闲暇之余的我们为她的美丽光泽驻足欣赏;书,好似挂在窗边的淡蓝风铃,让懵懂天真的我们伫首聆听她的低吟浅唱;书,如同一杯清香淡雅的茗茶,让朝气蓬勃的我们细细品味……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阅读是一生的事情,它与其他的消费活动一样,
钱钟书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