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作文段落(10篇)
  • 450字 初二 记叙文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 150字 初二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重耳又累又饿,忠臣介子推为了不让他饿死,便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重耳十分感激。后来重耳当了王,要封介子推官。介子推不愿做官,便逃到大山。有人建议放火烧山,把他逼出来。结果火烧了好多天,介子推仍未出山。火熄了,介子推的尸体被人找到,重耳十分后悔,为了纪念他,规定这
  • 600字 初二
    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流传千年传统节日,我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都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它的由来很耐人寻味。清明节与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有关。重耳耳垂大,肋骨是连在一起的,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杀太子自封晋惠公,对他更加无礼,重耳只好带着狐偃、狐毛、介子
  • 900字 初二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晋中绵山,提起绵山,还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或许你还不知道,那我现在就告诉你吧!公元前636年,在诸侯间流亡长达19年的晋国公子重耳,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晋国,并继承了王位,史称晋文公。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晋文公在即位后不久,却为了寻找一个人而置国事于不顾,带领一群大臣来到距都
  • 550字 初二 散文
    西方的感恩节渐渐感染到了我国,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外来品,其实,世上那个人不需要感恩呢,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也不只是吃吃火鸡那么简单,我们还是要学会感恩,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感恩节啊,只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每年祭祀的时候都忘了感恩吧。在我国经历到春秋战国的时候,骊姬想让他的儿子当国王,就将太子申生杀了。申
  • 800字 初二 叙事
    每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一句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一般的习俗是去扫墓,拜祭逝去的亲人。清明节的由来是源于一个成语:割股充饥。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想方设法的去谋杀当今的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了。而他的弟弟重耳为了避免被杀害便逃
  •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拜祭祖先的时候。踏上石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是老天,在为我们逝去的先祖,哭泣。——题记清明本是大好时节——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只是,看着眼前灰色的墓碑,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你可知道
  •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千古名句不禁让我想起清明节细雨纷纷的场景和大人们悲痛的心情。清明节之所以细雨纷飞是因为它正好处于四五月份的清明节气期间,这时冬天已逝、春意正浓,整天下着毛毛细雨。据说,这天也是“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传说,清明节,即寒食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春秋战国
  •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这个节日在中国已经传承了两千五百多年年,有着久远的历史意义。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到已逝的人的坟墓前,为他们扫墓,祭奠他们。清明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最开始,清明节只是一个节气,后来,由于其日期与寒食节相近,渐
  •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本文获江西省2008年度传统节日正文优秀奖又到清明祭奠时江西省景德镇市景航学校初二班(333039)丁瑞鑫今年的清明与往常不同,第一次从众多传统节日中凸显了地位,成为法定的国假。也就是说这天我们可以不上课了。我们这一辈的人除春节外,大多对传统节日淡漠,清明也是如此。也许很多人,只是觉得这是国家给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