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初三 书信
    父母为儿女们撑起一片蓝天,父母为儿女遮风避雨,只是为了让我们幸福、平安,不求回报。老师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只是为了让学生成人成才。朋友为朋友,可以放弃宝贵的东西,甚至于生命,只是为了与朋友同风雨,共患难。对于这些对我们关心的人,我们曾经对他们是否有过关心,对父母我们曾经有去体会过他们的辛苦吗?对老
  • 750字 初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个人在牙牙学语时父母都会教他这首传颂千年的唐诗。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书信传递时间长,离别或许就是永别。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手中妈妈缝织的一针一线,包含的是对离家孩子的无限期望和无可奈何。现如今,高铁,飞机现代的交通工具让距离早已不再是问题。但与孩子间的距离似乎却越来越
  • 1200字 初三 议论文
    无意间搜索,我看到了一赡养纠纷,二原告已是迟暮之年,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二人于1953年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即本案的四被告,四个人都是由两位老人抚养成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修建了楼房,可他们却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时侯让他们住在修葺的猪圈楼上。说实话,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所以在看到
  • 600字 初三 叙事
    当你疲劳的时候,可以散散步;当你想家的时候,可以散散步;当你烦恼的时候,可以散散步。散步并不难,可陪着家人一起散步,却是每个子女最向往的事。小时候,我的小着卖西瓜,我们便会买来解渴。路边生长着许多的杂草,直到走到没有草的地方我便踩着父亲的影子原路返回。手被父母粗厚的手掌紧紧包裹着,手心留有暖暖的余温
  • 600字 初三 散文
    曾几何时,我们还是呱呱落地的婴儿;瞬间,我们变成了一名名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中学生。有很多人并不愿意长大,我也曾是那其中的一员,不过现在,截然不同的是,我正期盼着长大。或许你会问了:“为什么你想长大?童年难道不好吗?”的确,童年很美好,但是停留在童年只会让人原地踏步,而不能前进,更何况长大后人不会再和
  • 350字 初三 叙事
    俗话说得好,“百善以孝为先”,孝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行。那我们应如何去尽孝呢?“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帮母亲洗洗碗,和父亲聊聊天”着剧歌词常在耳边荡起,。确实如此,常不在父母身边的我们应该醒悟了,取一点时间去关心父母,陪父母去游玩散心。还记得吗?三国时期李密写的《陈情表》,是多么地令人感动。李密为了陪
  • 400字 初三 日记
    数学论在家里,妈妈就像闹钟一样时刻督促着我。以往,我们配合默契,她督促的次数和我学习的次数成正比。现在,我却向反比发展,我知道那是逆反心理在作怪,但我并没有解开这道题,而是让它随着时间老人的脚步一直拖延下去。直到杂乱得寻不出任何规律。当妈妈再次用正数提醒我学习时,我总是用负数回击,最后证明,结果是零
  • 800字 初三 写人
    曾经你在这条旅途上迷惘了多少次,徘徊了多少次,才发现前路的微光。曾经你又为了谁哭泣,无助,只是想拥有一个简单地拥抱。曾经你对谁微笑,给了谁一片温暖的阳光,却无人了解你生活背后的辛酸、孝顺是你贴身名词之一,大学毕业后,只身前往广州奋斗的你,经管经济穷困潦倒,却从未放弃,懂事如你,在外经历风雨后,悄悄将
  •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刨去生物本能和个人情感之外,人们衡量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就是看这件事情的价值。如果这件事情做了能有所收获,我们便说这是值得的。反之则是不值得。那么,什么是值得呢?值得,就是价值可以得到什么,现今是作为动词使用。这个词之所以诞生,也许和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分不开吧。正是因为生物趋利避害,所以在做这件事之
  • 450字 初三 叙事
    花之开时,绚丽耀人;人之少时,阳光可人。虽,花非人,人非花,可将两者相论时,花又似人,人又似花。花开,人少,似同根。——前记她,尹小沫,风华正茂的少女。虽没有绝美的芳容,但却散发着青春应有的灵气,活力;虽没有得到A+最优秀的成绩,但却以青春应有的动力保持着A的痕迹;虽没有很富裕的家庭背景,但却保持着
与父母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