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
    【篇一:我眼中的项羽】“本色英雄”,多么精辟的四个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亦不失本色。但本色英雄很难成就霸业,只能成为霸王。世界不是一个人的,想要让世人听命于你,就必须有足以让人心服的本事;武力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武力能征服人一时,却不能征服人一世。或许在当时,全天下没有一个人是项羽的敌手,但项羽再强
  • 6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项羽与刘邦之争,刘邦虽然夺得天下,一统江山,项羽虽然四面楚歌、拔剑自刎、血染乌江,可我认为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一个有血有肉,具有大丈夫气概的活生生的男子汉。为天下社稷,项羽是人杰;为天下苍生,项羽不愧是英雄。项羽重情重义,光明磊落,宁可凛然就义也不苟且偷生
  • 4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项羽这位西楚霸王自刎后,对他自刎的评价越来越多。今天,我为了这位英雄说句公道话。好多人认为,项羽不应该自刎,而应该东山再起,与刘邦抗衡。那时候,凭着项羽的才能,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可是我认为,项羽的抉择是对的。试想,如果项羽真的东山再起,真的反抗了,那也只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罢了。刘邦身边,智囊大
  • 5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项羽这位西楚霸王自刎后,对他自刎的评价越来越多。今天,我为了这位英雄说句公道话。好多人认为,项羽不应该自刎,而应该东山再起,与刘邦抗衡。那时候,凭着项羽的才能,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可是我认为,项羽的抉择是对的。试想,如果项羽真的东山再起,真的反抗了,那也只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罢了。刘邦身边,智囊大
  • 600字 六年级 写人
    刘邦,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而成为一代明帝的人。他广开言路,一心只为天下太平,百姓幸福。他没有项羽的三万铁骑,没有项羽的家世好,更没有项羽的一身武功,但是他有坚定的信念。刘邦与项羽最大的区别就是:刘邦善于提拔人才,知人善任。而项羽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我看不起项羽,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上本可以杀了刘邦,可是他
  • 650字 六年级
    刘邦,是汉高祖,是汉朝的开山鼻祖。项羽,是西楚霸王,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战士。他们两个有什么关联呢?哦!原来他俩在著名的战役中——楚汉相争成为了敌人,不过值得一提,刘邦领导的战役可谓是每场都会一败涂地!可是他为什么在“楚汉相争”中成为了赢家呢?等下你就知道了。说起刘邦与项羽的身世,你一定会大吃一惊:项羽
  • 400字 六年级 散文
    在秦汉末期,与高祖皇帝——刘邦争天下的楚霸王——项羽,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虽然他最后的结果是在乌江边结束自己的一生,可他也英雄一生,流芳百世。项羽作战英勇过人。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了解救赵国之围,毅然杀死了宋义,做了统帅。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抱了必死之心,与秦军生死搏斗,终于把秦军打垮,使义军由劣
  • 8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刘邦少时嗜酒如命,经常喝酒不给人家酒钱,甚至在当了皇帝衣锦还乡时,还欠别人酒钱。有一次县令招待客人,他说大话,说送一份厚礼,结果是一分钱都没送。他生性狡黠,油猾,爱吹牛皮,如此一个市侩算得上君子吗?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年轻时就带了一支由八千江东子弟兵组成的军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士兵
  •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话说刘邦、项羽争天下时,他们要进行一场国王争霸战。这场争霸战斗智不斗勇,双方两队各有两名选手。刘邦队成员:刘邦、韩信。项羽队成员:项羽、范增。裁判由6名赵国将军组成。比赛规则如下:1、每队出2道题,内容不限。2、回答正确多者获胜。刘邦挽起袖口,摆出一副打架的姿态,大喝道:“项羽,有本事你过来打我呀!
  • 900字 六年级 写人
    公元前204年,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屹立在斜阳古道上。寒风凛冽,吹得他衣襟上下翻飞。他久久地凝视着来时的路,长叹一声,然后转身离去。他,便是范增了,那个“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的范增。世人对范增多贬意,因为他不识时度,急于功利。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心目中的范增,是一个老当益壮,不服老、不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