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作文段落(6篇)
  • 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论持久战》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稿。第一次认真研读的论文。抛开思想性、军事话题和历史背景,单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学习这篇文章。学习作者论文的整体框架设计、论证流程和论证方法。《论持久战》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稿。第一次认真研
  • 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书,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既混乱又精彩的时期。记载了无数国家和个人在这段数百年的动荡不安中俯仰沉浮,讲述了春秋列国时的许多史实。我仔仔细细地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书中描绘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倾国倾城的美人,有力能扛鼎的壮士,有精于兵法的将军
  •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近似真理的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1840年,腐朽的晚清政府,100多万军队,被英国的500人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XX人的八国联军,把曾经的“天朝” 打得鸡飞狗跳。从鸦片战争西方国家用洋抢、大炮打开国门,到抗日战争胜利,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不善战”的问题表现
  •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追溯历史的音符,一小女子身穿朴素但高雅的舞裙,头戴玉簪,黑色的发丝飘逸在月光中,闭目扬眉,迈着柔软的舞步,摇曳生姿,旋转轻跳,舞臂若飞……在屏障后,投向大地一个清若浮云,陶人胸臆的身影,迷醉了千古上下多少的文人墨客……长烟夜空中,一轮独月在缕缕青烟若隐若现,小女子在琵琶的独奏中,翩翩起舞,纤细的兰花
  •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郭沫若在1944年的时候写过《甲申三百年祭》,主要总结了同是甲申年的1644年,两个王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一个当然是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另外一个则是只撑了短短四十多天的大顺朝。根据郭沫若的立场和当时两党之间的形势,郭沫若的着力点显然是只有短短四十多天的大顺朝。因为国民党自然而然地对号入座到明王
  •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电影《建国大业》作为国庆60周年的献礼片,从其开机时起就成为人们的焦点议题。170多位大腕明星倾情演出,著名导演韩三平、陈凯歌、冯小刚等呕心沥血拍成的这部力作与《开国大典》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其演绎模式不仅在我国史无前例,在世界范围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建国大业》在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