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作文段落(10篇)
  • 350字 小学 叙事
    当年,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据刘洁修考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 300字 初中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 650字 高一 写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你登上皇位至向赵氏天下俯首称臣,不过十余载。往事的欢愉、情爱,在你北上汴梁时都已被那席卷而来的秋风带走,唯留一腔亡国之愁于怀,难以忘记,不能忘记,怎能忘记?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想念起离你而去的娥皇,内心便泛起悲愁之苦。“梦里秋千,谁在低低语?”是娥皇。“寂寞画堂深院”,又是谁?令李煜“留待舞人归。”是小周后。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中,李煜挣扎着、哀求着、悲愤着,可一切都是徒劳,谁又能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丧妻之痛呢?
  • 500字 四年级 状物
    李煜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人,一个很有才华的词人,书法、绘画和文章都很出色,总之他是一个优秀的文人。但作为一名君王,他却没有属于君王该有的那份霸气和统一天下的壮志,所以对于军事不感兴趣的他,最后终究逃不过亡国的下场。李煜的词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描写宫廷之中豪华奢侈以及风花雪月之类的内容,第二是体现极度忧愁的心情,第三是亡国之后在被软禁时写的反应亡国之情的词,这是李煜词成就最高的时候,但时间不长他便撒手西去了。
  • 800字 高一 写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你登上皇位至向赵氏天下俯首称臣,不过十余载。往事的欢愉、情爱,在你北上汴梁时都已被那席卷而来的秋风带走,唯留一腔亡国之愁于怀,难以忘记,不能忘记,怎能忘记?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想念起离你而去的娥皇,内心便泛起悲愁之苦。“梦里秋千,谁在低低语?”是娥皇。“寂寞画堂深院”,又是谁?令李煜“留待舞人归。”是小周后。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中,李煜挣扎着、哀求着、悲愤着,可一切都是徒劳,谁又能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丧妻之痛呢?
  • 700字 高一 写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你登上皇位至向赵氏天下俯首称臣,不过十余载。往事的欢愉、情爱,在你北上汴梁时都已被那席卷而来的秋风带走,唯留一腔亡国之愁于怀,难以忘记,不能忘记,怎能忘记?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想念起离你而去的娥皇,内心便泛起悲愁之苦。“梦里秋千,谁在低低语?”是娥皇。“寂寞画堂深院”,又是谁?令李煜“留待舞人归。”是小周后。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中,李煜挣扎着、哀求着、悲愤着,可一切都是徒劳,谁又能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丧妻之痛呢?
  • 750字 高一 写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你登上皇位至向赵氏天下俯首称臣,不过十余载。往事的欢愉、情爱,在你北上汴梁时都已被那席卷而来的秋风带走,唯留一腔亡国之愁于怀,难以忘记,不能忘记,怎能忘记?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想念起离你而去的娥皇,内心便泛起悲愁之苦。“梦里秋千,谁在低低语?”是娥皇。“寂寞画堂深院”,又是谁?令李煜“留待舞人归。”是小周后。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中,李煜挣扎着、哀求着、悲愤着,可一切都是徒劳,谁又能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丧妻之痛呢?
  • 800字 高一 议论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贤。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300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也许当时的磨难可能会让他们更艰苦,更穷困,但是从乐观积极的角度来看,不正是这些挫折磨难给的他们写作的动力嘛,这些作品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这些又从何而来呢?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前多写客体诗,亡国之后,他的创作达到巅峰,正是亡国后的虞美人等诗让他在中国诗词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当然亡国是令他痛苦的,所以他将亡国之痛,全部都融入了自己的词中,最终青史流芳,留下恢弘壮阔的一笔。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李煜的亡国,也是对他有好处。
  • 6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陶渊明的真,是反璞归真,总带着反省和思考,反省后思考完发现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有点彻悟的意味。李煜的真,就没有这么复杂,他由始至终,就是纯性情的真。亡国前是沉迷享乐,亡国后则耽悲伤,不见丝毫的节制与反省,所以王国维说他不失赤子之心。
  • 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结下来,开始驳亡国论。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驳斥,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驳斥方法。列出亡国论的所谓的一般论据,接着说出自己的反对根据,然后继续引用亡国论更有力的根据,接着举出针对性的根据。论证中,思路是抓住论证的需要的关键根据-----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抓住亡国论的根据中的片面和主观性(主要是分析中国现状和印度、阿比西尼亚的不同,说明亡国论的根据站不住脚),同时提供自己全面、客观的论据(中国当前状况存在胜利的条件)。论证非常精辟,有层次感和说服力。论证中,大量使用了矛盾论,紧紧抓住了事物发展的根本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