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 观后感
    叶永烈 鲁豫有约——观后感说来有些惭愧,在老师还没放该节目给我们看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有位名人名叫叶永烈。看来以后得加强人文方面的素养啦。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学到很多,同时也做了不少的思考。叶永烈爷爷小时有过作文不及格的经历,但现在他是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有人说很多作家曾是
  • 800字 观后感
    表现什么样的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生活,已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一点,在影视题材层面上,我们
  • 1200字以上 观后感
    追溯汉字之源、广泛传播汉字、人工智能vs人类、中外文学共美等等。从上古到现今,从中国到海外,从人类到科技,茫茫大漠驼铃声中夹着共同繁荣的信念,方块字到英文字母的转变是友好的体现,几近完美的AI是日益发展的结晶。甲骨文,我对她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孩童涂鸦般的结构,却又明了地描述;文字就是图画,图画就是文
  • 700字 高一 观后感
    窥古展今文如江,泛舟学海水泱泱。物格知至文可相,手阅文学始留香。——题记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姗姗来迟,一弯残月仍高悬空中,我会想起“残月皓烟雾”;当正午阳光正烈,四处树荫正浓,我会不禁轻吟:“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当傍晚斜阳依偎着西山,我会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夜晚明月高悬,
  • 400字 观后感
    新学期开始了,《开学第一课》又与我们如约而至。晚上九点,我准时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节目开始了,每一个节目都很精彩。不过,最让我感动的还是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老人。他是《开学第一课》最年长的嘉宾。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翻译过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还曾荣获国际翻译最高
  • 1000字 高中 观后感
    虽然屈原拥有惊人的历史地位甚至坐拥一个传统节日,屈原其人其作品却在公众话语甚至高等文学教育中讨论度并不高。除了曲高和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嫉妒。一个太完美的形象各个维度上都远超常人甚至那个时代的其他高人的时候,就会产生对接受群体和传播群体的全方位的生命屏蔽。同时代很少会有人喜欢这个被自己认定
  • 400字 观后感
    上周末,由董卿担任制片人并主持的央视节目《朗读者》播出了第三期。作为首位登上《朗读者》的作家,“中国谍战小说之父”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件。节目播出后,这封《致信儿子》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讨论,被称作“2017最美家书”。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
  • 1000字 观后感
    在之前与古代文学打交道的过程以及从小受到的教育中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唐诗宋词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唐诗大多是格律诗,语言整齐而精炼,字字珠玑,具有极大的音韵美。而宋词虽然少了一些形式上的约束,也讲究炼字,短短几十字,以简练的文字来表达深远的意蕴。()而本学期所学的元杂剧却与之截然不同,是融合歌舞的表演艺
  • 800字 观后感
    今日下午观赏了《见字如面》,尤在读闻一多信件时不知觉潸然泪下。节目制作方成功地营造出文学氛围,让人确是搭载着信件,穿越时空,对话于古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也许你是严谨的科学家,也许你是只跟数字说话的程序员,但在这个节目中,导演成功地将你拉入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殿堂。除却节目配以优秀
  • 1200字 高三 观后感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马克思是一个很熟悉的人物,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工作后,一直在马克思理论的熏陶下长大,马克思的思想已经深入内心。通过观影《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走近了马克思,了解了马克思的生平和志向,使他的形象在我的内心更加的鲜活。总的来说,有以下三方面体会:一、立志。成大事者,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