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
  •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缘起一本连环画,名叫"小孔雀找妈妈".讲的是:一只小孔雀,迷了路,跑到傣家人的村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它终于找到了孔雀妈妈的故事.这本小人儿书让我记住了一个名字:西双版纳!来到美丽的彩云之南,最令我神往的就是一直萦绕于心的夙愿---到"西双版纳"去。于是从昆明乘飞机,40分钟抵达。下飞机后,在机场就受
  • 1000字 初一 散文
    国庆长假,与一帮车友自驾混进滚滚车流,尽管一路时快时慢时堵时歇,甚至纵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插入险象环生的画面,但这帮友人还是乐此不疲。是啊,向着远方奔跑的惬意,总能生出诸多款款动力,而前方呢,永远有着迷人的魅力所在。沿随岳高速由北向南疾驰,在进入天门界——吴家桥头时,突然一阵强烈的清香迎面扑来,我们车
  • 1200字 初一 散文
    国庆长假,与一帮车友自驾混进滚滚车流,尽管一路时快时慢时堵时歇,甚至纵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插入险象环生的画面,但这帮友人还是乐此不疲。是啊,向着远方奔跑的惬意,总能生出诸多款款动力,而前方呢,永远有着迷人的魅力所在。沿随岳高速由北向南疾驰,在进入天门界——吴家桥头时,突然一阵强烈的清香迎面扑来,我们车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十八岁那年我读书的学校完成了他对我的教育;我的父亲也完成了他对我的养育,我似乎该踏出家的门槛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动员令,在我们那一届学生面前打了个盹,由此我的青春和热血烙上了新的符号。那年我以一个军人的身份到了边疆。去农村当一名知识青年是我们那代人的第一选择,农村是大有作为的。这
  • 1200字 散文
    我还沉浸在,以往的故事的之中,三十年前的,一些些往事都历历在目。官道还在,树木依旧,人非当年了。这时有人拍了拍我肩膀,我取下眼镜回头一看,是聋孩和大鬼子,我高兴的问“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回来的呢?” 半哑的聋孩依然在那,啊啊啊地使劲地比划着。大鬼子,用他仍旧嘶哑的声音报怨我 “从我门口过去,也不进门打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院里面开始来了很多年轻人。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那时候的周庆羡不知道,这些从城市里下来的年轻人是下乡的知青。在十二岁的庆羡的脑海知识范畴里面,他只是觉得这些住进这里的年轻人很坏,是一伙坏人。这些年轻人似乎胆子比村长还大,来到这里后什么都干,偷鸡摸狗,还有摸村子中的女人,酗酒
  •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自从小共提出打倒一切牛鬼神蛇、相信科学、不崇迷信的文化大革命口号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术异灵之精髓遭到灭顶之溃散。人们从解放战争的胜利似乎看穿了一切社会和平都来至于枪杆下子的努力奋斗,很多国民都走上以科教兴国、经济决定民生的现代型解放思想之大道。一切的神鬼迷信由此在似乎很和谐的共和社会里荡然无存,并
  •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知青之间,比同志更柔软,比同学更成熟,比朋友更厚重,他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他在中国已经相继储存了四十年。四十年的沧桑让我们更加怀念那风华正茂的年华。眼泪蒙住了我的双眼,我为这短暂的相聚感动。当我看到他们时,我无法控制我的情绪,因为他们,激发了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潮水般的激情!在这个秋天,霜蚀了的树叶
  • 1000字 初一 散文
    生活中,构成属于我的角落里永远的风景是清茶,音乐,手机,电脑,柔暖的灯光,一幅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油画,还有自己。在许多个晚饭后,就会走入这个小世界,或看书,或冥想,或听音乐、或敲打些琐碎的文字,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够闻到的味道包围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静谧。其实,风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如三峡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