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作文段落(7篇)
  • 650字 五年级
    有句名言说的话:“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是啊!我要做个廉洁的人。古代有位廉洁的人,他叫王杰。你知道吗,巨贪和坤就被王杰告过。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乾隆皇帝在午门散步,见午门到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很多年没有修了,不少处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体面,非整修一下不可。于是他便命令和珅办这件事。贪婪成性的和坤,接到奉旨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第二天,和珅奏报皇上说:“皇上,这条御道太失皇家体面,必须全部换新。”因为石料要从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这可是大花费,至少也需白银一百万两。乾隆皇帝不管那么多,就立即照办了。结果王杰看到和珅修御道,才草草了事,只用了一万两。终于,一个月后王杰告诉了乾隆皇帝,和珅才认错。
  •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一到那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天安门广场。妈妈就说起了天安门的历史,天安门;天安门在中国的明朝、清朝两代是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正门的午门。御道两侧,按左宗庙、右社稷的传统建制排建。御道两侧增筑红墙,一直延伸到天安门外,与两道千步廊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广场外围,左为文官官署,右为武官官署,充分显示了中央集权的浩浩声势。清顺治八年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天安门城楼面前是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庶民百姓不得入内,探头一看,即犯“私窥宫门”的重罪,格杀无赦。明、清五百年间,国家有大庆典时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对老百姓来说,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天安门是人间的琼楼玉宇,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又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
  • 600字 四年级
    走进故宫大门,穿过端门,就来到了午门前,是一条宽宽、长长的大道。这条道分为三部分:中间是皇上走的御道,左右两边是文武百官走的地方,古代对什么人儿走什么地儿也大有讲究呢!左右两边,一边文,一边武,走这两条普普通通,跟水泥路差不多的路,就是大臣们了。中间是皇上走的,高高凸起,还有图案。在故宫这御道多的是,图案也各不相同,但最多的,也就是龙了。
  • 700字
    接下来可就不简单了,我们来到了乾隆皇帝当年走过的“御道”。御道两侧也是大片的竹林,走在里面感觉特别清凉,所以我一开始走起来感到特别轻松,连蹦带跳的。可是越往上爬越吃力,我顿时感觉到身体越来越重了,两腿也像灌满了铅似的拉不动。于是忍不住问妈妈:“还有多久才能走完?”妈妈答道:“快了,快了,已经走了一半了。”“啊?”我惊讶地说,“才走到一半啊!可我已累得快喘不过气来了。那古代的人还要抬轿子爬,那他们该有多么累啊!”
  • 1200字以上 高一 写景
    我被穹窿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览穹窿山的美丽风致。据导游介绍,游览穹窿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坐电瓶车,可以到达山上任何一个景点,无论是懒人还是老人、小孩,这种方式都是最方便的。不过,为了更好的游览穹窿山,我们投票决定沿古御道登山,一路上可以看到更丰富的景致。从山脚到山顶的望湖园,一路经过很多景点,孙武苑、上贞观和宁邦寺是看来几个还颇值得一去的地方。孙武苑是孙武当年隐居的地方,四周环境非常好,仿古的宅子隐藏在树林中,一踏步其中就能感受一股浓郁的怀古感;上贞观则是唐代道观的旧址,规模非常大,环境也不错;从上贞观出来,走上几步就是宁邦寺,一观一寺距离如此接近,这种格局说起来也比较有趣。沿着古御道到山顶就是望湖园,这里海拔位置较高,风景绝佳,可以一览众山小,尤其是将竹海和太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时,那种感觉十分壮美。听导游说,未来峰顶处还会建有一个钟楼,游客可以听到晨钟暮鼓,那种意境,想想就觉得很打动人。
  • 1200字以上 初一
    大法王寺一共有七重宝殿,第一重是山门殿,由哼哈二将把守。第二重是未来佛殿,供奉成为未来佛的弥勒佛。传说在几亿年后现在的弥勒佛将会成为那时候人们的佛。第三重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第四重是大雄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第五重是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第六重供奉还没有成为未来佛时的弥勒佛。第七重是西方圣人殿,供奉的是做着大团圆手势的如来佛。在圣人殿前方的台阶上有一条御道,听导游阿姨说:只有成为皇家寺院才能有御道,皇上来寺院进香时,轿夫抬轿由御道两旁的台阶走过,轿子就刚好走在了御道上。
  • 1200字以上
    龙亭大殿雄踞于高大的深红色殿基之上,巍峨壮观。它是公园内整个建筑群体中的主体,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72级台阶代表72地煞。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龙亭大殿高约30米左右,雕梁画栋,殿外飞檐高翘,檐角皆挂风铃,风铃随风作响,美妙无比。挤过人群进入大殿,是宋太祖赵匡胤“大宴群臣”的人物蜡像群。只见他头戴皇冠,身着龙袍,满面春风地端坐在龙椅之上,高举酒杯,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态。他的左右,乐师在奏乐、宫女在献舞。而他的身后,一群武士执戟荷枪,虎视眈眈,森严警卫。御座前的赵普、王溥、石守信等文臣武将们,有的拱手祝贺,有的狂饮大嚼,欢乐中又流露着诚惶诚恐。蜡像把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出了大殿,俯视龙亭全景,眼前的美景一览无余,左前方是潘家湖;中间是宽阔的“通天大道”,通向远方的宋都御街;右前方是杨家湖,向远处延伸是另一个著名的景点“清明上河园”,其余满眼都是连绵起伏的高楼大厦。
御道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