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一年级 叙事
    “克里姆林学”的精髓是什么?我读西方研究苏联方面的书不多,仅就《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本身而言,我认为克里姆林学的精髓是深度挖掘史料,研究史料字面背后的意义(正所谓“从字缝中看出字来”),重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互相联系,构筑一个庞大的上层历史人物关系网(也可以称为“宫廷政治角力网”)用这张网来解释历史。总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文本分析,抠出种种不为人知的关系、不为人重视的矛盾,再将这些关系和矛盾小心翼翼地编织成矛盾网络,用来解释历史人物的沉浮、历史事件的变动,这就是克里姆林学的实质。
  • 750字 六年级 叙事
    整个博物馆收藏甚多,分为上下两层。这里有关于珠算的历史介绍,还收藏着的各式大小的算盘,有的如同指甲盖大小、有的却有一人高矮,有的则长达2.3米,而且它们形状各异,金字塔形、竹节形等等,令人大饱眼福。这里还可以看到由不同材料做成的算盘。现在算盘已不再是中国人的专用品,它已经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了。整个博物馆内的收藏可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馆区由珠算展览厅、学术报告厅两部分组成。展馆实物丰富,史料详实,目前现有馆藏珠算典籍史料4000多册,形态各异的精品算具2000多件,其中不乏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和深邃历史内涵的传世珍品。博物馆主体建筑新颖独特、错落有致、清新高雅,为南通新添了一处本地文脉与珠算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人文景观。
  •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初,姜堰区对曲江楼进行内外整修,搜集增加了大量革命史料。一楼的革命史料陈列室,以大量的照片、史料、实物展示了1940年9月以来与姜堰有关的革命斗争历史。二楼的抗日战争纪念室分“百万旌旗抗战开”、“抗日合作见精诚”和“红旗十月满天飞”三大部分,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东进等一系列反映姜堰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警示人们以史为鉴,勿忘历史。
  • 500字 初三 议论文
    看到这句话后,我不禁有些哑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不够成熟,十足的叛逆。但我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么一位在当代作家圈中最有人气的作家,会给自己热爱并从事的文学下这么一个定义呢?在对此惊讶之余,我也着手查找到一些文献史料。通览了文献史料上的记载,我不得不说韩寒这句话是有些道理的。我们应该做一个更深层的思考,是不是这个社会太不成熟?又或者每个人都在叛逆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 650字
    康氏所收的一册为《大典》卷981,现藏于哈佛大学贺腾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该册《大典》是非常有史料价值的,因为:其一、以往学界均未注意到康氏曾入藏过《大典》,因此,这一发现有助于考查清楚该册《大典》的流向、递藏经过,丰富《大典》收藏、流散史的研究。其二、该册《大典》有三则康氏之题跋,而目前在已出版的康氏著作中均未曾收录和提及,因此,这三则题跋内容,对研究康氏之藏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总之,尽管该册《大典》归属康氏的时间很短,但对其作一番考释,应该对《大典》、康有为及其藏书研究均有助益。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历史小说的种类很多,因其对史料的解读不同而有了差别,钱莉芳以前的《天意》以及此次出版的《天命》都是以部分史料为基础,在原有历史的框架下进行扩展,算作故事背景,而在小川一水的《时砂之王》里,特定的历史成了舞台,在宏大的故事演绎完毕后,此史便不同于彼史了。
  • 700字 初二 议论文
    据有关史料说明其实这是宋太祖事先就安排好了的。仔细想这也不无道理呀,是不是,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这么巧的事呢?或许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有关史料的人是胡说的,那么他之所以要胡说也许是因为为了提高自己书的销量才这样做。还是……
  • 800字 叙事
    只有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并为之努力拼搏,成功便自会来临。汪衍振,被称为“中国最笨的历史作家”,在他著书的二十一年间,共写了七十万字的书,有人为他计算过,平均每天一百三十字,人称“龟速”。为了了解李鸿章初入官场的十二年升迁,他翻阅近两千万字的珍惜史料。在这二十一年间,除了日常的生活外,汪衍振一直埋头于书桌查阅史料、核对、写作。但正是由于他的“笨”,才使他获得了成功。在他看来,“笨”正是专注的体现。至于怎么成功,无他,就是“笨笨”的努力,“笨笨”的积累,“笨笨”的发力。
  • 700字 高三 散文
    同样“冥顽不灵”的,还有历史学家江衍振老先生。他曾一度名声鹊起,然而他的出名,却不是因为有多少的“智慧”,而是因为“笨”。十多年的时间,老先生统共写了三本书,加起来不过七十余万字,平均到每天不过百余字。然而,为了搜集史料,老先生访遍了各地图书馆、书库,翻阅了两千多万字的史料,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弄得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才有了那么一点老笨结晶。然而,这样的著作,定心读来,方知是“字字含血”啊!
  • 650字 初一 议论文
    后来的几十年里,史景迁以几乎三年一部的速度,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包括《王氏之死》《追寻现代中国》《胡若望的困惑之旅》《皇帝与秀才》等。这些中国故事在学界和普通读者中都大受欢迎。但也引发了学界对史景迁的争议一是他著史学就像讲故事,但是传统的“故事”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让执拗的人心生疑窦。二是虽然是“史学大家”,但是从来不见史景迁提到任何学术名词,只有对历史细节一再地描述。而他本人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我从来没有写过虚构的作品。”不管中国人是将伟大的意义赋予他,还是将主观臆想的评价加给他,他一再强调保护史料和研究史料是第一要义。